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诤三昧

(2025-05-15 15:35:01)
标签:

《静园散语》

《无诤三昧》

周霄山:

无诤三昧是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就是一种内心的境界和修行状态。无诤也就是没有争斗、争论、计较之心,不与他人在言语、见解、利益等方面发生冲突和对立。三昧也就是正定、正受,即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的状态。所以,无诤三昧就是修行者通过对治自己的烦恼和执着,达到一种内心平静、安住于正定,不与外界产生纷争,即是通达、证悟空性,住于空理,与他无诤的高层次境界。

无诤三昧能帮助修行者消除嗔恨、嫉妒等负面情绪,使内心更加清净、平和,有助于深入禅定,增长智慧,更接近解脱的境界。能够让修行者处于无诤状态,能以宽容、慈悲的心态对待他人,减少人际冲突,为周围营造和谐的氛围,也能以自身的言行影响他人,传递和平与善意。在日常生活中,总是随顺众生,不与人计较,无论面对何种境界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安忍,这就是无诤三昧的体现。

在无诤三昧中,修行者能够超越对事物的执着和固执的观念,不再被情绪和欲望所驱使,达到心灵的平静和和谐。无诤三昧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即时的、非概念化的智慧,使人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超越对立和分别,从而达到开悟的境界。诤,即言争,指言语上的争执。然而,无诤并非简单地避免言语争执,它涉及到内在与外在的多个层面。内在之言,主要指个人的思想与念头;外在之言,则涵盖了言语和行为。无诤的精髓在于,无论内在还是外在,都保持一致,没有异议和争执。

无诤三昧作为一种深妙的修行境界,其实现途径多种多样。口无诤意味着不与人发生口角,避免使用两舌、恶口或绮语等不当言语;身无诤则要求避免身体上的冲突与抵触行为;意无诤则是内心清净,无嗔恨之心。同时,无诤三昧也体现在对爱的无诤、见地的无诤等方面。它不仅是一种修行境界,更是一种智慧的表现。

修行者若欲臻至无诤三昧,必须深入无我之门,洞悉并运用无我之智,实践无我之行,方能真正达到无诤之境。也就是,唯有真正无我,方能真正无诤。在他人言语不逊或相加时,无我者能视之为过眼云烟,平等对待好话与孬话,将自身与他身一视同仁。如此,方能与人身、语、意不起争执,进而进入无诤三昧的境界。

为了达到无诤三昧的境界,我们必须学会以如梦如幻的观念来观察一切现象。理解外境的虚幻性,如同梦境所成,所有幻象皆非真实。唯有如此,在与人交往时,我们才能避免将他人的问题视为实际存在,避免将那些变化不定、虚妄不实的幻象当作真实情境,从而避免因误解而对他人的行为进行无谓的批评、争执和改造。这样,我们才能化解关系的矛盾,避免陷入无谓的烦恼之中。

为了达到无诤三昧的境界,我们必须时刻明白,所有外在的境象都是虚幻不实的,它们仅仅是我们的意识所投射出的幻象。唯有这样,在面对他人的问题时,我们才能不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不被那些虚妄的幻象所干扰,从而避免对他人的行为进行无谓的评判和指责。这样,我们才能更加深入地审视自己,从自身找到问题的根源,进而真正地解决问题。

离开欲就得到了无诤三昧,得到了清净;没离开欲就得不到无诤三昧,得不到清静的快乐。所以,无诤三昧不仅仅是内心的平静,更是对欲望的彻底放下。要是证得了无诤三昧,就没有一切的贪欲了,离开欲就得到了无诤三昧,就得到清净了。

生活中,我们常能看到一些人虽心怀善意,却命运多舛,好事难成。这往往是因为他们未能领悟并实践无诤三昧。而无诤三昧,正是避免争执、保持平和心境的处世之道。三昧,作为佛家修行方法之一,强调身、口、意的清净。通过排除杂念,使心神得以平静,达到身体清净、语言清净、念头清净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下,人们能以平和的心态处理事务,避免因冒昧言行而伤害他人。对于修行者而言,无诤三昧更是修行路上的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修行者已超越了世俗的彼此高下之分,心中唯有平等与宁静。在这种境界下,无论外界如何吹嘘或贬低,修行者都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喜悦。

若无法达到无诤三昧的境界,人们便容易产生分别心,从而形成好坏观念。然而,世间并无绝对的好与坏,往往只是基于个人利益的判断。这种观念的执着,不仅带来痛苦和烦恼,还可能引发敌意和纷争。为了寻求解脱,有人选择出家修行,最终领悟到无诤三昧的真谛。

普通人若能做到心无分别,平等对待一切人和事,以平常心待人接物,便能摆脱纷扰的分别心,获得内心的解脱与自在。这种境界,即是无分别的真我状态。达到真我境界的人,不仅超越了好坏之别,也摆脱了善恶的束缚,甚至对时间快慢的感受也变得淡然。他们如同石头般静默,对时间流逝漠然置之,这样的人,可称之为寿者,是拥有深厚福德之人。

人想要做到无诤,一定是要从内而外的无诤,只有内心中不起偏执颠倒的妄想心,外在才能做到无分别,才能善观因缘、随顺众生,令他人不起诤讼烦恼。而当我们与他人意见、观点不同时,保持自己的正见,同时也要包容他人与自己的不同,心不著相,才能无诤。

无诤三昧涵盖了无我、无念、无分别、平等、如幻、空、唯识和寂静等多个方面。追求无诤三昧的过程,就是不断去除我执、妄念、分别心,追求内心的平等与清净的过程。只有真正达到无诤三昧的境界,我们才能实现内心的平和与宁静,才能真正地解脱烦恼,获得人生的真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