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心三无
(2024-10-28 09:33:18)
标签:
《瀞园散语》 |
《禅心三无》
周霄山:
禅心三无:无忧、无悔、无怨。我们修禅平时就要经常反观内照,现在心里是不是有忧?是不是有悔?是不是有怨?经常反照,经常的自净其意。自净其意就是不断的反照,不断地把自己心里的忧、悔、怨,净化,转化,放下。禅心三无,是要我们按禅的精神去生活,以一颗禅心去生活。《六祖坛经》道出了禅法的核心:无念、无相、无住,这是高层次的。修禅心三无,也就只是希望众生初步能够先修到:无忧、无悔、无怨。然后再去修更高层次的禅宗三无:无念、无相、无住。
无忧,忧也称为忧悲、苦恼。我们在日常生活里经常会有忧愁,也就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生活里的忧愁来源于我们的患得患失,来源于我们对自己未来命运的不可把握,也就是前途难料。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摆脱忧愁?首先我们应该放下对事物得失计较,特别是应该放下对未来的牵挂,也就是对未来的种种猜测和担心。其实,一切未来的结果都是从当下我们的言行延伸出去的,而在我们所生活工作的环境中,很多因素是我们无法掌控的,我们能掌控的是自己的行为、语言和思想,所以我们只能从自己能够掌控的地方下手,从当下下手。我们要尽可能地生活在无忧之中,也就是要有无忧之心。无忧也就是我们心里没有对未来的牵挂,一切顺其自然也就是最好的结果。
无悔,悔是关于我们对过去的态度。我们的一切的行动、语言和心念只有自己知道,也就是无论我们做了什么,说了什么,想了什么,都会被我们所记住。当我们内心的觉照力很强的时候,如果做了一件违背自己原则的事情时,内心就会不安。后来想到这件事做错了,这也就是我们内心良知的监督作用,我们的心也就是这样在逐渐地转化、变化之中。也就是自己改变自己,与外在活动形成一个不断地互动反馈的关系。所以,悔就是对我们过去的一个错误的所做、所说、所想放不下,也就是感到后悔。后悔也就是我们内心不安,也就是我们一直执着于自己过去的错误中。那么禅心是怎样做到无悔的?因为禅心是离执,也就是空的。那么我们怎样从对过去执着的悔心里摆脱出来?禅心能够看到所谓的过去其实是不可得的,所谓的错误也是不可得的,是空性的。所谓的错误是我们内心的执着对自己产生作用。所以我们的内心不是一般的大脑的记忆力层面,而是指我们的良知良能。如果我们能够放下执着,能够知道那一切是不可得的,这个心结就解开了,那么悔也就没有了。禅心是从来不会停留在对过去的执着、对过去的后悔里的,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怎样不再给自己的人生带来新的后悔。
无怨,无怨是指我们面对的一切,包括他人如何对待我们,包括社会如何对待我们,包括大自然如何对待我们。也就是,我们能够没有怨恨地接受人生路上所遇到的一切。我们不仅应该快乐接受,而且还应该心有感恩。对我们所遇到的不符合自己意愿的种种情况,都能够认识到这一切因缘就是属于自己的,接受它,而不要排斥它。我们能够正面面对我们生活里、我们命运里不符合我们意愿的这些负面的东西。我们什么时候能够正面的面对它,那什么时候它就开始转化了。我们要是背对它,逃避它,怨恨它,它永远都不会转化。
无怨,是来源于对因缘法的体认。什么是因缘?我们每个人人生中的一切都是因缘法,无可避免的落在我们的头上的每一件事,可以说都是最适合我们的。比如,我们现在生在娑婆世界、地球上,现在我们的地球很不安宁,经常有战争,有恐怖事件发生,我们地球的环境也越来越糟。那么我们要知道,生在这个世界,生在这个国度,生在这个时代一定有它的因缘,这一切适合我们。我们看这个地球上的战争,再想想我们的内心就知道了,原来就是我们内心的战争投射出去的,我们内心战争的根源就是是和非,就是各种分别。有分别就有争论,有争论就有争斗,就有战争。如果我们的内心完全没有瞋恨,没有排他,没有自我为中心,没有是非争论,我们就会生活在一个和睦的环境里,生在一个和平的时代,生在一个和平的世界上。
无怨是一种高贵的品质,如果我们想要拥有这样的好品质,就要通过体证行为作用与反作用,领悟到这个世界的真相:成就他人就是成就自己,怨恨他人就是伤害自己。如果我们能够领悟这一点,那么也就不会有抱怨的念头了。怨是一种情绪,是一种不容易觉察的念头,是深埋心底的负能量,会严重阻碍人与人的链接,以及人与世界的链接。
虽然只有圣贤才能够做到永远无怨,但是在过往的生命中,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曾有过这样的体验:当我们从事一件自己特别欢喜、特别有成就感的事情时,再繁杂我们都是无怨的。当我们服务于自己特别喜爱、特别尊重的人时,再辛苦我们都是无怨的。我们初为人父人母时,不管面对怎样的困难和状况,我们都会无怨地看护孩子。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流露和展示过无怨的品质,因为我们每个人心中原本就有这份优秀的品质。这就是“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倘若这份无怨能够呈现出来,将会为更多的人带去温暖和光明,将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修禅心三无只是初步的修行,我们之后还要去修更高层次的《六祖坛经》的禅法核心:无念、无相、无住,也就是禅宗三无。我们无论是修行什么,都是为了修道悟道,也就是,悟道才是最重要的,才是我们人生和生命的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