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性与性空
(2024-09-26 10:06:31)
标签:
《瀞园散语》 |
《空性与性空》
周霄山:
什么是空性?什么是性空?神秀的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就是空性境界;惠能的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就是性空境界。也就是,慧能的性空境界比神秀的空性境界的层次要高。所以,惠能获五祖衣钵,后来发扬光大禅宗。五祖为慧能讲《金刚经》,慧能听后,悟得万法不离自性。遂言:“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无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这时,慧能已经觉悟了自己的本性,也就是性空。性空也就是真正开悟悟道了,而空性还是在修行中,还没有真正开悟悟道。也就是,从阿赖耶识到阿摩罗识看似只有一纸之隔,实则困难重重,需经历三大阿僧祇劫,其间过程则是从幽幽冥冥的混沌境界到清净无垢的性空境界。性空不等于空性,性空与空性的区别,就像《易经》所说的形而上与形而下的道器之别,也就是如慧能所写偈的意境与神秀所写偈的意境的区别,神秀的偈是向外求的空性,而慧能的偈是回归本心的性空。
我们修行的过程,就是寻找回归本心的过程,找到回归了本心就是性空,就是开悟悟道。修行偏有为法是空性,也就是要努力、要清、要扫、要更好;而开悟悟道就只有无为法才能到达,也就是性空。在修行的过程中,每个众生都在同一条大道上前行,尽管各自所处的位置和阶段暂时不同,但最终的目的地都是相同的。也就是,修行过程因人而异,取决于个体的因缘和悟性根基。如有些人可能在年幼时或初次接触佛法时因积深的慧根和因缘而能够开悟悟道。然而,即使在达到开悟悟道状态后,仍然需要持续的修行,以巩固和深化这一开悟悟道状态。
从佛的视角看,每个众生都有佛性,都具备如来的智慧和德相。只要众生觉悟,他们就能成佛,这是开悟悟道的核心理念。然而,从众生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有潜在的成佛可能,但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通过多阶段、多层次的修行和实践。真正的开悟悟道后仍需要持续地修炼和深化,以巩固这一开悟悟道状态。也就是,修行之路是无止境的。即使是达到开悟悟道,也需要不断保持智慧和慈悲,拯救更多众生。
空性有时候是指空的性质,诸法的体性是空的,也就是某某法具有空的性质,性质是空的,不着一切法的,无所执的。这主要是指如来藏心体的性质,本体如来藏正是这样,性空,相也空。虽然如来藏是空性的,但却有实体,是不生不灭的实相,而七识之心性的实质却是空无实体的,是生灭的虚相。空性有时候指心体,比如说自性,古时人一般都用自性这个词代表不生不灭的本体识心如来藏,有自己单独的性用,不被其它法所左右。而一切世俗法相和五蕴没有自体性,是如来藏性,性质也是空的。
性空是某某法的性质是空的,无物、无法、无相、无心、无行,也无所住、无所得。什么法的性质是这样空的?那就要在八个心体当中找,妄心七识虽然是无物、无法、无相,但却是有心、有所行、有所住、有所得的,因此就不是性空的。如来藏的性质才是无物、无法、无相、无心、无行、无所住、无所得,心不挂一物,不着一法,心体中无一切法,无智也无得,因此如来藏就是性空的。
性空代表德,心空就是德,世人所说的大德,多指证得空的心空无物的得道人。为什么性空心空就是德?因为空是最有力量的,任何事物事理也比不过空。既然心是空的,还有什么超过于空?没有了,空是最高最大的,超越于一切,一切人事物都与空无法比拟,因此空就是德。
当我们性空时,就是接受真理的时候,就会赢得真理。如果性不空,沾染了世俗的尘埃,即使是我们心里装进了新的东西,也会被污染和分解掉的,要彻底地空,才能越升到更高境界。而当我们的本性空的时候,就不会存在脏的坏的东西,那就是我们恢复了真理,就是最原始的本性。
当今社会,人心浮躁,资讯繁杂,世事难测,情感混乱,贪婪无厌,技术日新,过度消费,超常享用,无序生产。各种杂乱的观念,纷扰的能量很难滋养我们的心灵,也削弱着我们的能量和能力的提升。解决的唯一办法就是修性,提升空性的能力。什么叫空性?空性就是放下的能力,放下错误的认识和对现有认知的在乎,放下情绪,放下期待,放下贪念。对自己有全然的觉知。空性是一种能力,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达到性空的生命高智慧境界。
我们生命的过程还有做任何事情的过程,其实都是意识能量的收放过程。也就是,当我们运气好的时候,往往做什么事情都容易成功,因为这个时候我们内在能量是充足的。我们的能量消耗主要是在起心动念和支配能力的时候消耗的。我们每发出的一个意念、每一个行动都是通过能量的消耗来完成的。我们为什么要强调心清静?就是为了空性,空性的过程就是我们觉醒开悟的修行修练过程。其实也就是让我们减少起心动念,减少不必要的期待和行动来耗费我们的能量。也就是,修行修炼就是在不断积蓄意能和减少能量的消耗,这个过程也就是不断去除私心杂念,化小我为大我,化大我为无我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化解和清理掉我们思想中的垃圾,使我们的身体变得越来越轻松,直至达到本身的能量完全与宇宙高能量同频。
人生是心灵的修行修炼,从能量的角度说,我们的能量就是由体能、智能、意能构成,我们也就是提高这三个方面的能量,这样,天地的能量也就可以随时为我们所得。首先我们要静下来,静下来我们也就减少能量的消耗了。我们只有去除复杂的思想垃圾,保持内在的虚空,才能从宇宙中吸收能量。真正有能量的人永远都是那些“和光同尘”的人。性空就是能量的最大充盈,无为就是能量的最大充满,无极就是能量的最大充实。如果我们能够做到性空、无为、无极的话,也就能够真实达到“天人合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