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参赞天地之化育

(2024-09-19 09:19:01)
标签:

《瀞园散语》

《参赞天地之化育》

周霄山:

我们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我们人生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易经》中所说的参赞天地之化育。中华文化把天地人并称为三才,上是天,下是地,中间是人。天地有缺陷,人的智慧可以弥补天地的缺陷,所以参赞天地之化育是人的智慧价值,是人的能力价值。参赞就是弥补的意思,弥补天地的化育之不足。人生的功能是参赞天地之化育,也就是帮助万物。在中华文化中把人的价值提得非常高,《易经》就是真正的人道主义文化。

中国的观念是称宇宙万有的本体为,也就是真理。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王是代表人,中华文化最讲究人道,人文的精神最为浓厚,人道的价值最被看重。参赞天地之化育,正是人道价值之所在。人生于天地之间,忽尔数十年的生命,仿如过客,幌眼即逝。那么人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这个天地,佛学叫做娑婆世界,人类生活其中。这个天地并不完备,有很多缺陷,很多问题。但是人类的智慧与能力,只要能合情合理地运用,便能创造一个圆满和谐的人生,以弥补天地的缺陷。这种人类因天地间种种现象变化所作的因应与开创,就叫做参赞。所以人类的智慧与能力是非常伟大的。

在宇宙中有四种东西是最主要和最关键性的,而人的价值为其中之一。宇宙中为什么人能与道大、天大、地大同列为四大之一?就是因为人类的聪明才智能够参赞天地之化育,能够克服宇宙自然对人类存在不利的因素,在天地间开演一套渊源流长的历史文化。“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一个社会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地把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那么凡是能够为人们所利用的天生万物,也一定能够被很好很充分地利用起来。这时,一个社会的物质条件既不会不足,也不会浪费,人类社会就可以得到长久可持续稳定地发展。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也就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在社会上找到自己适合的位置,发挥自己的特长,同时每一样的物资也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而不造成浪费,更不会引起环境污染和生态灾难。只要能“尽人之性”,就一定能“尽物之性”,人类社会和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就不会出现危险。“尽物之性”还有一个含义,就是指万物都能够各尽其性,按照上天所赋予天地万物的各自天命,能够道法自然,在自然之中完成其生命过程,这也是万物各尽其性的深层内涵。如果是野生动物,就让它们在大地上自由生长、自生自灭;如果是家禽家畜,就好好饲养它们,让它们给人类做生存的资粮;如果是花草树木,就让它们自然地开花结果。这些都是万物各尽其性。总之,就是顺其自然、“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这样的世界,让万物都能各尽其性。也就是,我们每个人通过自己的修为,达到“尽其性”的境界后,再推广到万物,让天地间万物都尽其性。  

“参赞天地之化育”,就是帮助天地孕育、教化、养育万物,这时候人就成了天地的助手了。人类把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拿出来,以资助天地运化,养育万物,让万物各安其位,各尽其性,无论是社会生态还是自然生态,都能够在人的一片至诚之心中得到化育。所以“参赞天地之化育”是中华文化的最高精神。

 “参赞天地之化育”,说的是发挥人的能动性,但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千万不能乱发挥,不能过度发挥。现代社会的最大问题,就是人类到处滥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过度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因此给世界造成严重的问题。比如,人类为了一己之利,对自然界的破坏已经触目惊心,现在地球的生态已经到了非常脆弱、非常危险的边缘。圣贤讲的“参赞天地之化育”,指的是资助、帮助、赞助天地的运化,是顺天道而为,目的是让天地万物更和谐,让世界万物更平衡,让世道人心更安宁。而现代人类的行为,则是私欲高度膨胀,为一己之利而不惜牺牲环境,不惜牺牲生态,甚至不惜牺牲子孙后代的福祉。所以,凡是从个人、某个集团乃至某个国家的利益出发的行为,无论用再美好的名目包装,都不是在“参赞天地之化育”,而是在妨碍、损害甚至是毁灭天地之化育。

中华文化是非常了不起的,在几千年前就有了这样伟大的胸襟和崇高的境界。我们说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参赞天地之化育”,都已经抛弃了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立场,而是以天地之道为立场。这对现代人的所谓“人类中心主义”是一个非常有力的矫正。所以,“参赞天地之化育”必须是真正达到圣贤境界的人,才能够真正帮助教化、感化、哺育天地间的众生万物。按照佛家的说法,只有成佛成菩萨,才有能力去普度众生。

天地造物之变化,极目静观,所见者无论广大抑或精微,万物皆分内外,而万物内外相交,皆时空环境相交。在时空环境相交之际,万物因力的相互作用和能量转化,而生发离乱之变。万物生发离乱交替,时空环境得以恢宏壮阔之势递进相推演变。在恢宏壮阔的时空环境演变中,人的生命时空与外界交互,外谋其事以安身,内修其心以立命,从而有生命之旅程。当人觉知时空环境演变恢宏壮阔之势,就会发现人的生命时空柔弱渺小之局限,而人一生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创造,皆是“参赞天地之化育”。

“参赞天地之化育”是人以内在生命世界融入外在时空环境,在时空环境演变中洞察实现自我价值追求之路,从而向上奋发以成其功。“参赞天地之化育”必赖天时。也就是,时空环境因能量、物质、秩序的阴阳对立统一矛盾相互斗争而产生变化。而天时为时空环境阴阳变化交替而有兴亡盛衰。因此,人在世间之功业以立志始,而人之立志必洞悉天时之变而有心志之坚,有心志之坚而有向上之作为。“参赞天地之化育”因天时而做事者,必顺其势。顺势而为者,顺一方天地变化之势。一方天地之中,人虽有智慧敏捷,乘势方能有其用;虽有身体矫健,得势方能成其功。“参赞天地之化育”因其势而有所成者,必待其机。在人们因利聚散相交相争之际,蕴藏着行动的时机。人之所谋之事与时空环境相融而变化,推动矛盾斗争由阴到阳转化,并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则能够遂其志而得其果。当人在时空环境演变中知天时、时势与时机之变,则能遵循时空环境中万物演变恒常不变之道,当行则行,当止则止,行止有序而成其功。

《易经》说:穷理尽性,以至於命。即是穷极万物深妙之理,究尽生灵所禀之性。能够穷理尽性的人是至诚的圣贤。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贤为智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夫诚者。君子之守。而政事之本也。也就是,天地可以说是最博大的,但不真诚就不能化育万物;圣贤可以说是最睿智的,但不真诚就不能教化万民;父子之间可以说是最亲近的,但不真诚就会疏远;君王可以说是最尊贵的,但不真诚就不会被人尊重。真诚是一位君子应当遵循的品德操守,更是治理国家的根本。人的一生学习修行,其实也是为了明白自己的天赋本来之性,淋漓尽致地践行自己本性的至诚之道。

天地人并称为三才是指万物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日月星辰运转不息,四季更替不错不虚,昼夜寒暑依序变化。是指万物籍以生长的大地、山川、河流、树木以及各种物产之用,能够滋养肉身的原始条件。为万物之灵,即是要顺应天地宇宙运行的规律,效法天地运行的法则,以帮助天地生养万物,化成万物的生成之功,这种伟大的人类智慧和能力,和天地同功,可以与天地并列为三才。这即是人道的价值:即参赞天地之化育。参即是与天地并列,同思同虑,同频共振,赞是裁成辅相,赞助、辅佐天地的生成化育。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人于天地间,如同过客,百年风云,也是刹那烟尘。我们乘这个肉身居于这个娑婆世界,从生到死,忽倏即逝,其目的和意义是学习修行,越升自己人生的层次境界,去“参赞天地之化育”。佛家称我们人类当下所居的世界为娑婆世界,是不完美的世界。这个世界有很多缺陷,很多不足,很多问题,这是这个世界的常态,我们人类生活于其中,只能勉强地堪忍。所以,人要效法天道那样不畏艰险,刚健强劲,自强不息。人要学习大地的品德,藏污纳垢,厚植德性,负重前行。人要用至诚之心和于天地之道,将自身的明德智慧发挥应用,去尽量完善这个世界的缺陷,圆满天地的生生之德,成就天地众生的生成之功,这即是:“参赞天地之化育”,这是我们人生的价值和目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神交圣贤
后一篇:真我即良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