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交圣贤
(2024-09-13 09:36:53)
标签:
《瀞园散语》 |
《神交圣贤》
周霄山:
人们通常都比较害怕生活和精神上的孤独寂寞,特别在是退休后,有许多人每天都会感觉无所事事,百无聊赖,有很大的“失落感”。还有,我们一生毕竟知己好友很少,纯粹的君子之交也很少,且大多天各一方,难以常聚。其实,有一个好方法可解生活和精神上的孤独寂寞。这也就是在我退休后,读了一些圣贤的经典所得到的感悟,那就是,神交圣贤。我国历史悠久,出了诸多圣贤,我想,我们每个人肯定是能在其中找到“知己的师友”的。神交圣贤,可身不出户、不择日时,想何时“登门拜访”就何时“登门拜访”,想“交谈”多久就“交谈”多久。这样的话,我们肯定就再也不会感到孤独寂寞了。
对于修行的人来说,神交圣贤是一种灵感状态。也就是,当修行达到一定层次,仿佛能看到或梦见圣贤现身给予指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打开灵性天窗,从而获得智慧和能量。我们不断地汲取圣贤的智慧和能量,从而越升我们的心灵层次境界。不过,在这里特别要说的是,读书的多少与我们心灵层次境界的越升并不是成正比的,也就是,不是读书越多,层次境界就会越高。特别是想要越升到高层次,这时,是读书越多则反而会妨碍我们层次境界的越升。这也就是老子所说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也就是,到了一定的层次境界,我们学的越多,反而越会影响我们悟道。我们只有真正悟道了,才能真正越升到高层次境界。
我们读书一定要读圣贤经典,圣贤经典是我们思想文化的精华,我们通过研读经典,汲取精华,就能有助于越升我们的层次境界。我们研读经典也就是与圣贤神交,这样才有助于越升我们的层次境界。例如,陈寅恪曾对人说过,他年轻时去见夏曾佑,那位历史学家对他说:“你能读外国书,很好;我只能读中国书,都读完了,没得读了。”他当时很惊讶,以为那位学者老糊涂了。等到自己也老了时,他才觉得那话有道理:中国古书不过那几十种,是读得完的。就书籍而言,总有些书是绝大部分书的基础,离了这些书,其他书就无所依附,因为书籍和文化一样都是累积起来的。因此,有些不依附其他而为其他所依附的书应当是少不了的必读书。这样来看中国古书,那就有头绪了。首先是所有写古书的人,或说古代读书人,几乎无人不读的书必须读,不然就不能读懂堆在那上面的无数古书。这样的书就是圣贤经典。这些书若不读,其他的许多书都无法真正读懂。这些圣贤经典就是最重要的书,这样的经典并不多,是能够读完的,而且还需要认真地反复地研读。只有这样的书读了才真正有用,才能给我们以启悟,才能越升我们的层次境界。
我们应尽量读最重要的书,也就是要反复研读最重要的圣贤经典,并不断地修炼自己,越升自己心灵的层次境界。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常常要与他人交谈,我们特别不能缺少的两种最重要的交谈:一个是与活在圣贤经典中的伟大灵魂交谈,也就是神交圣贤;一个是与自己的灵魂交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越升我们心灵的层次境界,也才有可能自己也能开悟悟道而成为圣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