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

(2024-06-29 15:29:38)
标签:

《瀞园散语》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

周霄山:

修行,就是修养德行,就是修养美好的品行操行,就是行善积德,就是修炼、修道。修行是一生的事,修行就是为了达到更高的层次境界。修行,最主要的就是修心。修平常心、清净心、利他心。修平常心,世间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成,因缘离散而去。面对世事无常,我们通常会陷入爱别离、求不得之苦,所以要修平常心。人生的高低起伏,成败得失,一切不过是顺其自然而已。平常心是一种不强求、不执著的随缘的心态。修平常心的关键是因上努力,果上随缘。我们只要每时每刻都精进努力了,结果圆满最好;若不能顺心如意,亦无遗憾。修清净心,不在做一件事时有其他的私心杂念,其实就是修清净心的法门。如行善时不要想着回报,奉献时不计较功德。保持内心的清净纯粹,专注于所做之事。修利他心,《入行论》说:所有世间乐,悉从利他生;一切世间苦,咸由自利成。也就是,利他是欢喜和快乐的源泉。利他且不说会给他人带来什么利益,最重要的是能减轻自己的压力。真正的利他,是发乎心性,出于慈悲的。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在经历中成长,在困境中坚强。如我们不喜欢黑暗,但我们却无法回避黑夜。我们总是用眼睛去看世界,而时间久了,双眼就会被蒙上了层层雾霭。其实,如果我们能够真正用心灵去观察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那么就能发现另一种别样的美好。人生是一场独自的修行,所以只能向前,不能回头。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了宽容,学会了隐忍,学会了如何待人处事,也学会了怎样接受无奈。后来就变成了现在的自己,失之淡然,处之泰然。所以,只有当我们遭遇到困难挫折,身处磨难逆境之中时,才有可能悟知经典里蕴含的古圣先贤的大智慧,才有可能悟知道,悟知真理。

人生是一场修行,惊而不乱修沉稳,痛而不言修坚强,迷而不失修清醒,笑而不语修内涵。不为做过的事后悔,只为未做的事遗憾。我们所走的每一步,所吃的每一分苦,最终都会照亮我们前行的路。当我们明白人生是一场修行,我们就会为喜怒哀乐的得失释怀,以平常心感受五味人生。

修行,从本质上说,就是为了用善的信息来磁化我们的心,让我们的心发生改变。当我们的心变了的时候,行为自然会变。我们的行为构成了价值,没有行为,就没有价值。有哲人说:“从本质上说,提升人格并不仅仅是一种利众,而是一种最大的利己。当我们的心灵得到升华的时候,我们就会活得更明白、更清凉、更自在。这才是修行的目的。修行不是为了改变生命体最终的命运,不是为了让一个人不生病、不死亡、不衰老,也不是为了拥有一种神乎其神的功能,而仅仅是为了自己能活得再好一些。”也就是,修行是一个学做人的过程,也就是先做个好人。这个为了自己活得再好一些,指的不是物质,而是心灵。所以,检验我们是不是真的在修行,修得好不好,就是看我们的心有没有变好,我们是不是变得更明白、更宽容、更慈悲。

让更多的人成佛是一种生命本有的智慧,我们只能在得到善知识的心传之后,身体力行地证得它。我们只有拥有正确的见地,才能保证不会在修行中走错方向。正确的见地就是去除偏见。实际上,这世上本无偏见,仅仅是角度。角度一变,便无正偏之分别心了。想要拥有正见,我们就要研读古圣先贤的经典,我们才有可能悟知一种智慧,一种非常适合当下人类的、直指人心的智慧。当我们悟知了这种智慧后,还要用行动来印证自己悟到的东西,让它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我们如果没有行动,就不会有真正的“得”,那行动就是修炼、修行。

人生是一场修行,也就是在我们人生中的每一天,我们无论是在做什么,其实都是在有意无意地修行。所以说,人生本身就是修行。当然,我们每个人的修行方式都是各式各样各不相同的。不过,真正的修行,是让我们每个人都向好的方向修的,而那些让人堕落、放纵或伤害别人的行为,则不是修行。修行,其实就是升华自己心灵的层次境界,其表现方式就是修我们的行为。我们心中的明白要体现在行为当中才有意义,也就是没有行为就没有功德。真正的发心要体现在行为上,那些没有行为的人,而仅仅想靠所谓的发心是不可能有成就的。

修行一定要精进,不精进的修行很难对身心发挥真正的作用,更不可能在这辈子就达到终极解脱。只是,当我们开悟之后,安住于真心,时时保持警觉,就是真精进,无需再执著于所“悟”。当我们还没开悟的时候,可以古圣先贤的经典中汲取智慧,悟知道理,然后再精进修行。

佛家的戒律里包含了帮助我们远离贪欲执著的智慧,佛说:以戒为师。当我们严格守好生活中的戒时,就会产生一种定力,渐渐地能够控制心灵,我们的本有智慧慢慢就会显发。修行方法有许多,如“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也就是,我们可以读一些古圣先贤的经典。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开悟,只有开悟才能知道何为“道”,何为“修道”。只有明白了这些东西,我们才能开始真正意义上的修行。

人生是一场修行,那么,修行为了什么?其实,修行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开悟,也就是悟道。我们只有开悟悟道了,才能够真正得到大智慧。如那些大思想家、大哲学家、大科学家、大宗教家等,就是修行修道后开悟悟道的人。这也是那些已经开悟了的大宗教家创立宗教的目的,他们是想让信徒们通过宗教修行修道而达到开悟悟道。可令人遗憾的是,有些宗教的信徒们已经不再注重修行了,不修行就不能开悟,这也就偏离了其宗教创立人的根本目的。其实,那些大宗教的创立人都是希望其信众们能够学习他们、最终成为他们,也就是像他们那样去修行、去开悟,而不是把他们当成“圣贤”“佛”“神”“上帝”来迷信,也就是希望信众们把自己也修成“圣贤”“佛”“神”“上帝”。修行能够使人开悟,但是传统的宗教修行的效果相对比较缓慢也比较差。其实,在我们人生的工作和生活中,经历磨难与承受痛苦才是最好的和最有效的修行。我们只有经历和承受那些大磨难和大痛苦,才会有可能使我们“脱胎换骨”、“涅槃重生”,超越自我,开启自己本有的根本智慧,从而修得真正的大智慧。这也就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和生命的真正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有为与无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