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向死而生

(2024-03-03 12:23:06)
标签:

《瀞园散语》

《向死而生》

周霄山:

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老子悟知人最大的障碍就是这个身体,即这个身体的生老病死,假如没有这个身体,当然也就没有什么需要忧患了。也就是,如果我们真正的悟知了什么是生,那么也就悟知了什么是死了,于是也就可以超越生死了。

佛家也把生死当成人生的大事,五祖弘忍就曾召集弟子们讲道: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也就是,佛家的修行,参生悟死才是最重要的事,但是绝大多数人却往往只会求福田,避重就轻,白白损耗了时间与精力,甚至可以说,在佛家看来,所谓的了脱生死,本质上仍然是向死而生,尽管涅槃之后不再重生世间,但依然是成就另外一种,而这样的道理,实际上并不难以理解,但真正能够有深切体悟的人却凤毛麟角,而这其实也是努力修行精进的不少,而真正能悟道得道的人却并不多的真正原因。佛家说,生只是完成因缘赋予的分内事,如佛陀的一生,实际上一直都在践行四圣谛,而死也并不意味着结束,即实现另外一种生,甚至可以说,就算修行的最高境界涅槃,本质上也是另外一种生。

向死而生,从另外方面讲,当我们真正悟知向死而生的意义时,就会发现人生的诸多障碍,其实都源自于自己无明的造作,皆不值得留恋与执住,于是我们的人生与世界就会豁然开朗。因为这时,我们已经能够如实地看待这个世界的一切,并悟知因循随顺之缘起的奥秘,进入老子所言的道法自然之境,回归到真实世界的最初,并悟知宇宙自然万物及其运行和变化规律,于是自身的言行就会自然的契合万物的运转了。

鲁迅说过:中国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杀身成仁的人。也就是,这些仁人志士,是真正视死如归的人,更是真正向死而生的人。

古往今来,很少有人能将生死之事看透。对生的迷茫,对死的恐惧,让很多人一辈子都活在忧惧之中。然而庄子却说:人本无生死,形气相变。他认为,生死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人生轮回,皆应顺应自然。如果我们悟不透生死的执念,不妨看看庄子所说的生死观。人生何其短暂,我们总以为时间很长,可一眨眼,它便飞逝如风,在无尽的时间长河里,也只是一瞬。既如此,又何必为了不可得之物自苦,为了人生的琐事烦忧。在庄子看来,生老病死就像四时交替一样循环往复,都只是自然现象而已。所以我们活着的时候,不用畏惧死亡,不必因为生命的自然循环而过分恐惧。

古人说:向死而生,以终为始。死亡是注定的,但怎么活是由自己决定的。所谓功名钱财,不过是身外之物,人活一生,既不能将它们带来,也不能将它们带走,那还不如清白而来,干净而去。然而现实中很多人之所以活得很痛苦,就是因为悟不透这一点,所以在欲望沉沦中迷失了自我。他们追逐名利,却不能从中感受到快乐;他们用物质来填满生活,却越发感到内心空虚。特别是阻碍了自己开悟悟道的机会,从而丢失了自己人生和生命的真正意义。

向死而生最重要的意义其实是使人开悟悟道。例如,王阳明经历了被贬谪到贵州龙场,被一路追杀,九死一生,终于“龙场悟道”,成为圣人。苏东坡经历了乌台诗案,被多次贬谪,黄州惠州儋州,九死一生,终于开悟悟道,成为顶级的大文豪。也就是,我们只有通过修行,通过经历人生的种种磨难,特别是生死磨难,才能够有幸开悟悟道,涅槃重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撄宁
后一篇:无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