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为而为

(2023-03-30 10:20:22)
标签:

《瀞园散语》

《无为而为》

周霄山:

无为而为,是老子对道的一种超悟识。也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而为,是在生命中已经达到自我平衡的圣人,其所做之事不用刻意而为,而是自然而然地得到顺应天道的结果。无为不是凭空的无为,而是经历过有为阶段最终达成的一种道家无为境界。无为而为,实际上是任何所为中的最高境界。

无为即自然,其演化有三:无为无所不为,有为有所不为,不争自有成。老子把无为看作是圣人取天下治天下的方式。老子告诉人们在用无为和有为做事方面应该要有选择性,在管理方面,应用无为而治,这即是立身处事的观点,也是管理的要义。

无论是在静还是在动中的无为,都是需要智慧的。我们在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许多要做之事而能无为而为也都是需要智慧的。无为其实就是让一切顺其自然,让一切按其本来的方式发展。道家思想的无为,是针对有为而言的,而且主要是指向君主的无为,也就是,君主要以无为的方式来成就有为的事业。其次,无为不是不为”,要真正做到无为”,首先是让人民自然发展,而不要做有悖于自然、有悖于人民的事。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也就是,天地无所谓仁慈,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效法天地,不存在仁爱之心,不干涉百姓自己的事,让他们自作自息,自由的发展。如若治大国,若烹小鲜”,也就是,不要经常去翻动,则可以长生久视了。所以,“无为虽然是针对有为而言的,但并非不为,而是希望通过无为的方式来达到有为的效果。

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而且天地万物的运动和变化也是遵循道的规律的。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见,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即自然而然、本然。既然道以自然为本,那么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让事物按照自身的规律自由发展,使其始终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对它进行干涉,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所谓无为,并不是指什么也不做,其实指的是不做改变外物自然形态的事。正所谓道法自然,自然而然,无为而为,乃是正道。若有所为,强迫外物改变,就会收到相反的效果。如现在的世界,早已经被的千疮百孔了。从环保方面来说,人类想要尽可能长久生存的话,就必须依照道法自然的准则,去归还地球绿色,而想还地球绿色的话,也就只能有所为了。无为,是不执着,是不自以为是地去做什么,而是因物之性,顺应自然。因为如果万物都顺其自然,各适天性,那么天地就会保持在最和谐的状态。

无为是效率原则、事务原则、节约原则,无为是有为的第一前提条件。无为又是养生原则、快乐原则,只有无为才能不自寻烦恼。无为更是道德原则,道德的要义在于有所不为而不是无所不为。无为是一种境界,无为是一种信心,无为是一种哲人的喜悦,无为是对于主动的一种保持,无为是一种豁达的耐性,无为是一种聪明,无为是一种清明而沉稳的幽默,无为也是一种风格。因此,是无为而有为,是无为而有所不为,是无为而无所不为。

圣人无为而无所不为,圣人无私而故能成其私。无为,就是不妄为,而不是不作为,而是顺乎自然、自然而然,按照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来做,只有这样,才能无所不为。也就是,只要顺乎自然规律来做,不妄为,不强求,就可以取得成功。这也就是无为而无所不为的含义。这里,无为而无所不为,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圣人,何谓圣人?这和孔子的所谓圣人的意思是不一样的,老庄的圣人指的是悟道之人,也就是悟知了自然规律的高层次之人。

老子以“有无”的综合辩证关系构建统领了宇宙万物的生生不息,而又循环往复的“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终极范围循环体系和运行法则,把这个整体循环体系提炼简化为“有无”两种综合辩证的关系和状态。更在于把“有”和“无”这两种不同状态下所做的事,叫做“有为”和“无为”。“有为”和“无为”,都是“为”的一种方式和状态。只不过,“有为”是形而下低层次的,更容易被常人接受。而“无为”是形而上高层次的,则很难被常人理解,甚至会被误解。但也正是因为这个代表最高智慧象征的“无为”之“为”,才奠定了道家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内至高无上的哲学高层次的地位。

道家面对”“时,走的是一阴一阳之谓道有为无为为而不为的综合辩证之路。也就是,有,必然包含不为,有不为,也肯定会有的成分,所谓的不为,正是通过另一种的表现形式来体现,这也就是道家思想中关于综合辩证关系最基本的体现,也是用在当下,顺势而为的最生动体现。

老子通过《道德经》对治理国家不同层次的注解,指出了真正的管理是“无为而为”。也就是,注重个人的修道、修身,注重对国家、对团队、对家庭,对个人的管理。大至治理天下,小到个人修养,表面看来,管理似乎需要手段,需要策略,需要“术”,但其实都离不开“道”,都是“道”的真正妙用。

二千多年来,有无数的人都注解过《道德经》,因智慧、修证、人格、境界的不同,其各自解读的层次深浅也就不同,但大多囿于世间法的层面。而更深层次的“密意”则是“无为法”,这也是孔子拜见老子之后,称之为“龙”的原因所在。所以,要想真正读懂《道德经》,需要出世的智慧,更需要悟道的大智慧。

老子说,最高明的统治者、管理者是悠闲自在的,不随意发号施令,不折腾老百姓,故“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老子通过对大道的描述,以及大道之下的层层表述,说明“道”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对国家最高境界的管理是靠道,靠文化本身去影响国民,而不是靠人治。老子为什么提倡无为而治?原因就是,他认为事物有它自身的运行规律,自然按照自身规律运行的时候,一切事物就会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否则就会破坏事物的运行规律。老子说的“无为而治”,不是无政府主义,不是政府不作为,而是不折腾。“无为”的意思是,顺应自然,顺应老百姓心愿的一种作为。它是推波助澜、随顺因缘、遵循一种规律的作为,而不是逆天行事。也就是要“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这也就是“无为而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