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的三宝
(2023-02-18 10:08:10)
标签:
《瀞园散语》 |
《修道的三宝》
周霄山:
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成器长。”“成器长”中的“成器”,就是大器,就是神器。“神器”在先秦指国家机器、国家政权或江山社稷。“不敢为天下先”不是保守退缩之意,而是只知无私奉献,不与人争名、与民争利,见名利就让的意思。“不敢为天下先”其实还表示,如果敢于违背自然规律而蛮干的话,必定会遭到自然规律的惩罚;而勇于排除干扰,决不逆自然规律而行的话,就必定会增加生存和发展的希望。
老子说的三宝,即“慈”“俭”“不敢为天下先”。“慈”,就是善待万物,遵循和顺应“天道行善”的自然规律。“俭”,就是应该永远保持质朴的本性。从道的角度看,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的所有一切,都是大自然的恩赐,都应该予以珍惜。而如果挥霍无度,暴殄天物,就是违背了自然之“道”,就必将自取其咎。“不敢为天下先”,就是永远保持谦虚的美德,不敢为私利而争先。谦让,置后,把自己的名利放在他人的后面,反而会获得人们的爱戴和尊崇。在名利和私欲面前谦虚退让,从而获得真正体现个体存在的价值。在广袤无垠的天地间,仰观一切,似乎一切都是永恒的,却又在永无休止地运行和变化,显得幽秘莫测,难以窥探其真谛。其实,这就是自然及其运行和变化的规律,也是主宰。
慈,故能勇。慈,就是母性的伟大。老子都是从母性方面说要弱、要柔、要下,这跟阳刚之性,刚好是走不同的路。老子说的,慈“故能勇”,也就是,我们慈于人,我们就得到这个人。我们慈于物,我们就得到这个物,这样的话,我们的敌人就会越来越少,而得到的物就会越来越多了。我们中国人讲慈,而很少讲爱。西方人动不动就说我爱你,而中国人不说我爱你。因为,当我们说出爱的时候,心中就会出现一个相反的词,是不爱。我爱你,就是告诉你,其一从前我不知道我爱你。其二以后我也不知道会不会爱你。所以,相对而言,爱是很偏窄的,而慈却是很广的。如母亲很慈,因为她没有偏心,她不会变。慈是人心,慈是人性,慈是无我,所以,母亲可以是世界上最勇敢的人。如母亲为了保护小孩,她比谁都强,比谁都勇敢。不过,老子也警告我们不要“舍慈且勇”。也就是,我们不但不慈,而且还要显出匹夫之勇,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有勇无谋,那不是勇,那是鲁莽。我们要懂得以慈爱天下,只有慈才能爱所有的人,而爱通常只能爱一个人。
俭,故能广。俭,有两个意思。其一是节俭,不浪费,自己约束自己,不要太奢侈。其二是内心很清净。老子说“俭,故能广”,若我们心不清净,心乱动就糟了,越动心,我们自己也就越倒霉。如果我们不动心就一定能快乐。如果一动心就会觉得我们家怎么比别人家差,我们家的孩子读书怎么总是比不过别人家的孩子。这也就说明我们心胸窄小,见识不广。我们不应该跟别人比,不跟别人争,也不应该想赢过什么人,这样我们的心胸自然就会很宽广了。这也就好比学生,如果学生认为不是自己学的专业就不能看,看了也是浪费时间的话,那么学生的视野就会越来越窄了。同时,老子也警告我们不要“舍俭且广”,也就是,我们做人也不应该要面子而穷大方,而要踏踏实实节俭不浪费,量入为出,当用不省,当省不用。
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一听到“不敢为天下先”,我们很多人可能就会想到,应该要敢为天下先啊。实际上,我们中国人讲“要”与“不要”是一样的,讲“敢”与“不敢”也是一样的。既然是一样的,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讲不敢?其实很简单,就是我们要站在“不敢”的立场来“敢”,此时的“敢”往往比较合理,然后也就当仁不让,就敢了。因为,我们不是为自己争的,而是为大家争的,这个时候再不争,那我们就太懦弱了。老子说“不敢为天下先”,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就是这件事情到底该不该做,做了以后会不会有什么后遗症,到时候会不会引起什么不良的后果。所以,我们在没有搞清楚之前,不要太快地来倡导。否则,也许刚开始我们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是后来却搞出了许多弊错。
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也就是,因为我们不争,所以天下莫能与我们争,我们也就变成万物之长,我们的道也就大了。万物之长就是器长,器长就是获得万物的拥戴。如果我们一争,就只是争到一条小道。而如果我们不争,那么条条大路都可以走。如果说我们非要走哪一条路的话,而如果那条路被堵住了,那么我们也就被堵在中间了,那也就是欲速则不达了。
老子修道的三宝,值得我们每个人好好参悟。只有慈,才能勇。爱都是自私的,因爱生恨的事情我们见的也很多,但是慈从来就不会生恨。节俭,事情就可以做得更广泛,节省精力,就可以走的更远,节省资源,就是为了要做更好的服务,我们把资源储存起来,就是为了让后代子孙能够继续有资源用。不敢为天下先,其真正的意思就是做什么事都不能离开道,不违道,不忘根本。要站在不敢为天下先的立场来为天下先,才能顺其自然,不至乱变。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心浮躁。所以,我们只有保持修道的三宝,做人处世才能心安理得,才能真正符合于道。
老子认为,正因有“慈”,才可能有长久的“勇”。正因有“俭”,才可能有长久的“广”。正因“不敢为天下先”,才可能“成器长”。老子修道的三宝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崇尚自然,遵循自然的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