洼则盈
(2022-09-19 09:59:29)
标签:
《瀞园散语》 |
《洼则盈》
周霄山:
老子说:“洼则盈。”也就是,只有处于低位,才能聚水充盈。于自然之道,只有地势低洼,水流方可顺势汇聚,积水成渊,百川汇海;于王者之道,只有虚怀如谷,礼贤下士,贤士方能慕名前来,方能百事以兴,最终成就大业。“洼则盈”,就是通过示之以“洼”,而收天下贤士之“心”。天下归心之时,便是成就大业之日。为学之人,为政之人,为商之人,以至于为人处世,皆如是。“洼”是原因和基础,“盈”是目标和结果。
“洼则盈”,水因善下,低洼之地,水自充盈,而成百谷之王。所以,我们做人要谦虚,谦虚才能使人进步,只有谦虚,才能像洼地聚水一样。“洼”就是低处,“水往低处流”也就是“洼则盈”思维。也就是悟知道法自然,也就是悟得自然规律。
“洼则盈”,也就是告诉我们,不要争强好胜,而要像水那样处下不争。我们要始终处下,心怀谦虚,虚怀若谷,不争强,虚心学习。“谦虚”不是自卑,而是谦虚之心,开放之心,包容之心。
“洼则盈”,也就是告诉我们,不要争强好胜,不要出风头。“弱者道之用”,我们应该始终保持柔弱,无争,不出风头,而始终虚心学习。这样的话,各方面的善因善缘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入我们的心世界,让我们的心世界越来越充盈。
“洼则盈”,也就是,放低心态,保持谦虚,当我们低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像百川汇海那样,把我们所看到的一切好的东西都学过来,让我们的人格和智慧变得更加圆满。这样的话,我们也就更容易成功了。
在生活工作中,那些人缘很好的人都是很低调的,跟谁在一起,他都比别人的姿态要低,这样就不会让大家觉得他扎眼。树大招风,扎眼的人是没有人会喜欢的,因为他似乎总是高人一等。通常是没有人喜欢那些似乎高人一等的人,所有的人都喜欢低调的人。
历史上有很多“洼则盈”的例子,如周公的“握发吐哺”。周公礼贤下士,非常害怕失去天下贤士,每逢有人才来拜见他,他必然马上迎接,哪怕当时正在洗头或者吃饭时,也会马上握起头发或者吐出口中的食物,急忙去见贤士。这说明周公很有智慧,他更多的是在奉献自己,但正是因为他的仁爱和无私,他才会赢得人们的敬仰。所以,我们想要成功的话,就一定要低调,而不要高高在上。
《菜根谭》说:“好察非明,能察能不察之谓明。”也就是说,善于洞察一切算不上真正的聪明,明明能洞察一切,却不去洞察一切,这才是真正的聪明。也就是说,能洞察一切似乎好像很厉害,但事实上却并不是什么好事。列子说,“察见渊鱼者不祥”,如果连河里有几条鱼都看得清清楚楚的人是不吉祥的。如果我们总是过于清,过于明,是成不了什么大事的。所以说,人太聪明不是什么好事。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我们在学习上要始终保持低调谦虚,要向所有比自己强的人学习,因为,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学习的东西,虚心向别人学习,也是一种“洼则盈”。
能够处下,我们的生命就会越来越丰盈。生命是一种平衡,前面消耗得多了,后面也就无以为继了。如鸟兽游鱼为免自己沦为猎物,尚且懂得飞临高枝,暗藏密林,深潜水底,这种隐藏就是一种自保。悟道之人,深谙此理,所以总是韬光养晦,不张扬才华,不展示功绩,更不会耀武扬威。因为在所有别人眼中的低调,都是为了求得自己生命的长存。
“反者道之动”,日中则昃,月满则亏,这是自然规律。所以,我们一旦登临山顶,再前行就只能是走下坡路了。因此,懂得生命平衡的人一定会尽可能地保持“洼则盈”的状态,从而尽可能地延后物壮则老的衰退周期。能悟知和遵从自然规律之人,就是悟道之人。所以,悟道者即使有做第一的实力,也永远不敢为天下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