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者道之动
(2022-09-09 09:59:23)
标签:
《瀞园散语》 |
《反者道之动》
周霄山:
老子说:“反者道之动。”也就是,事物的发展必然是向着相反的方向转化的,这符合“道”这个自然规律的发展运行变化法则。“道”不是静止的,是在不断发展运行变化的,如果“道”不运行变化的话,自然万物也就消亡了。“道”是用“反”的方式来运行变化的,“反者道之动”的“反”有三个含义:
一是“反”就是“返”,也就是,返回原点,回到起点。如季节的转换,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就是循环往复的发展运行变化的,从而构成了一个“返”。道产生万物,万物最终回归于道。
二是“反”就是物极必反,也就是,从正面到反面,事物运行到了极点就会反转,返回其对立的一端,后面的不断否定前面的,当下的不断否定过去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对自己的否定。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人的生命,出生时是起点,以后慢慢长大,由青年到中年,再由中年到老年,每一天都在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的。
三是“反”就是“相反相成”,也就是,两个对立的事物,既互相排斥,又互相促进。相反的东西也可以相互促进,是因为它具有同一性。世界上所有的事物,其本身都有一定的共性,这种共性叫做本体,又有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就是表象。本体是不变的,但表象是不断变化的。
“反”的三个含义,都揭示了宇宙万物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蕴涵着极高的大道智慧,它揭示了宇宙万物的运行变化都是无尽地循环往复的,我们所悟知的宇宙万物运行变化也就是“道”的返回。老子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也就是,宇宙万物最后都“复归其根”,最终回复到它原来的起点,也就是根本。
“反”虽然是循环往复的,但不是简单的重复循环,而是一个不断地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如今年的春夏秋冬不会跟去年的完全一样,去年是冷冬,而今年的冬季则可能会比较暖一些。如同样的一块地,把旧房子拆了,新盖的房子是不会跟过去一样,都会比过去建造的更好一些。
老子的“反者道之动”思想来自《易经》的否极泰来,也就是,事物发展到极点就会向其对立面转化。也就是,如逆境达到极点就必然会向顺境转化,反之亦然。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反者道之动”思想往往可以成为人的一种面对逆境的精神力量。
“反者道之动”,也就是,要看到万事万物发展过程中矛盾的两个方面,从对立统一关系中认识事物。在处理事务时要懂得全面分析,既要看到好的一面,也要看到不利的一面,这样,我们在做事的时候,就应该尽量避免不利的一面,而把好的一面用到极致。
“反者道之动”,也就是,任何事物都是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的。所以,我们在困境中应该重新审视自己与环境,一方面不要灰心丧气,而要坦然面对困难挫折,对结果抱着一种豁达平和的态度;另一方面又要继续努力,积极创新条件,尽可能地促使和引导事情向事物的对立面发展转化,从而扭转自己不利的境遇,从而尽可能地达到自己所预期的正确目的。
老子的“反者道之动”,就是变化、转化、回归、循环、物极必反,就是大道运行变化的规律,就是一切都必然遵循的大道规律。我们要尽可能地悟知这种规律,要尽可能地敬畏和顺应这种规律。
“反者道之动”还是一种人类生存的智慧,也就是,人类往往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常常自以为是,恣意妄为,忽视自然规律的存在。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砍伐攫取,污染环境,破坏人类的生存条件。“反者道之动”的规律表明,人类必然是要返回根本的,所以人类应该敬畏和顺应自然规律,而不要过分挥霍自然资源。人类如果背道而弛,倒行逆施,结果肯定是灾难性的。如果突破底线的话,还可能会提前毁灭人类。老子告诫我们,任何事情都不能做到极端,“太过”就会自食恶果。人类只有敬畏自然之道,顺应自然规律,才能科学发展,才能在地球上生存的长久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