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儿安西交大毕业后应聘到一家深圳公司西安分部就职,一年后,他背着家人辞掉工作又考取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04研究所。
他说:“不喜欢平淡的工作,也不满足现在的待遇,想做有挑战性的工作。”
一次和他聊就读于择业,他说:“用人单位主要看的还是学校的牌子,“985”与“211”相比,即便到一个单位做相同的工作待遇也会不同。”
这就是现实。
这可能就是当下中国家长为什么发疯般为孩子择校、补课的根本原因。也是当下中国家长为什么无比焦虑最好的解释。
从“人本”角度出发,从教育的本质属性出发,我们有很多理由去批判当下中国教育的种种弊病。但批判归批判,不满归不满,该怎么做还得怎么做。因为,没有一位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平庸和普通,更没有一位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低贱的活在社会底层为养家糊口而苦苦挣扎。
每位家长都渴望孩子将来能幸福。
那么,孩子的将来靠什么幸福?
你可能会说:“条条道路通罗马”“行行出状元”“这个社会到处都是机会,四肢健全就总有一口饭吃。”……
那我要问:你是不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就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平凡人?为了生活四处奔波,过着拼凑的日子?请不要嘴硬,这只是你无奈地说辞,并不是你真正的心声。
当你的孩子连个本科都没有考取,或者说只上了个二、三流的学校,毕业后四处找工作,常常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就不了业,上不了班,老大不小的人成天宅在家中沉迷游戏,蒙头大睡,一蹶不振,这个时候,作为家长你是不是还坚持原来说法。
社会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特别是经济突飞、信息爆炸的当下,不努力,不学习,不拼搏的人是没有出路的。除非你过得很垃圾,蜷缩在社会底层为了生活劳碌本命,并且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也和自己一样过着刨生活的人生,要不然,你就必须面对现实:这个世界从来都是弱肉强食,今天更是。
有部电视剧叫《北上广不相信眼泪》,剧中有句台词:“广州不分贫富贵贱,从来英雄不问出处,胜者为王。北上广是所有人的向往,但是在哪都得靠一步一步往前走,一个字,干。”
很多时候我都在想,尽管我的孩子现在还小,但假如若干年后他在外打拼,他凭借什么一步一步往前走?凭借什么去踏踏实实的往前“干”?干什么?怎么干?结果会怎样?

我们承认,孩子与孩子之间是有差距的,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挤过独木桥拿到入场券,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通过努力都可以成就未来。我可以接受我的孩子智力平平,表现平平,没有才艺,可以接受他性格方面的弱点,甚至可以接授他努力之后仍不优秀,努力之后仍还平庸,但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他根本就不努力,甚至连认真都没做到。
作为家长,我们无法为孩子设计将来,也无法预计他们的将来,但我们必须让孩子知道好的将来是要通过努力才能实现的。
作为家长,无论你多有钱,或者你有多强大,都请告诉你的孩子:这些都是老子挣来的,暂时投给你可以,但你没权利占有,你的将来要靠你自己争取。
写到这,突然想起几年前遇到的一位家长,他的教育观就是把孩子放到学校长身体,学不学无所谓,反正自己有的是钱,有的是关系。我在一次家长会上侧面批驳这种观念,“你有李嘉诚的钱多吗?有比尔盖茨的钱多吗?你知道李嘉诚和比尔盖茨的孩子是干什么的吗?李嘉诚和比尔盖茨这样世界级的富翁也没把钱砸给子女,更何况是你,你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很小的土豪和暴发户,派头看起来都比李嘉诚和比尔盖茨还大,要不,你也投个千八百万的做个公益,给子孙后代留个青史?你听没听过‘富不过三代’这个说法?即便你家有万财,身缠万贯,如果自己的子女不成人,不成器,最终沦落为社会的渣子,你的人生算不算是成功?”
社会有社会的规则。比如,你舍不得让孩子吃苦,但你无法保证孩子将来就一定不会受苦;你觉得对孩子娇惯一点无所谓,但社会上没人会娇惯你的孩子;你觉得孩子还小不努力没关系,但到他想努力时也许早晚了;你觉得不努力一样可以获得成功,但事实上机会常常都属于那些努力的和有准备的人。
我经常给我的学生和我的孩子讲:我们暂且不和别人比出身、比基础、比成绩,但一定要比努力,比态度,比勤奋。我们可以输给天资,可以输给客观条件和背景,但一定不能输给态度和努力。世界上最可怕的事不是你比别人差,而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人和人之间根本的差距就在于对事情的态度,专注和努力。

我问儿子:“用一周时间写出来的文章就一定比用三个小时写出来的文章好吗?”
他点头认同。
“那也未必。”我说,“如果这一周你是心不在焉,零搞碎打,而三个小时你是全神贯注,专注如一,那结果会如何呢?”
他笑而不语。
我告诉他: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需要不断地,随时随地地,深入广泛地,快速高效地学习。假如你没能力,即使馅饼掉下来也一定把你砸趴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