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的一个我
(2023-10-14 17:46:15)
又一次当班主任,到目前为止收到短信最多的一句,便是“老师,你严厉一点好了,没事的。”可能大家彼此还不熟悉,家长们也不知道如何和老师拉进彼此的“距离”。便像初次见面的打招呼一般平常地就脱口而出,对我们的孩子严厉一点好了。
每每听到这样的话,我总是诚惶诚恐,因为首先我自认为是一个比较严厉的老师。其次,教育惩戒是有严格的法律遵循的,只有在觉得特别必要时,才能够依循法律采取相应的惩戒措施。更何况这也都是要经过家长允许的。所以我也就不会真的将家长的话放在心上,更别说听取这样的建议行动了。
但在相同的事件,遇到的频率多了之后,我便开始会反思自己平时的教育行为。我有成为那么严厉的老师吗?
现在想来,我总是在严厉一词之间徘徊。有时我很严厉,当遇到学生没有将作业认真完成,及时订正,听课开小差时,我是真的很生气,也会严厉批评教育。但是光光批评教育好像对现在的孩子,是不见效的。我们经常都是,你讲你的,他做他的。只有将其拉到身边,眼睛盯着,他也才能慢悠悠地帮你把作业完成。有时真的不忍感叹,真的是在替我们老师做作业呀!有时我又很温柔,当看到班级里的孩子遇到困难手足无措时,也会忍不住心疼。班中的小朱,成绩很差,基础也很差,父母忙着上班,平时没空再管孩子的学习。小朱什么都不太会,但每天坚持按时到校,还要每天上到五点和其他孩子一起放学。七天的学习让小朱异常疲惫,在课上尽然睡着了,看着他熟睡的脸庞,谁再愿意将其叫醒,再批评一番呢?
大家都喜欢老师温柔的样子,但其实严厉在我们的教学生活中是更为普遍的。回想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活,其实也是在不断反思和成长的过程。
老师的严厉,与学生而言应该是四月的春风。温和地抚摸孩子的心理,有力地帮助孩子成长。严厉的话语,可以是像“你觉得你的行为如何呢?”以孩子的视角出发,站在孩子的视角去理解孩子的错误,而不是“你再如何便如何”类似威胁的话语。不去给每一个孩子的行为去下任何的定义。《无条件养育》的作业艾菲尔·科恩写道:“对于我们来说,童年时期没有什么比家长如何看待自己更重要,对’被抛弃’的不确定感和恐惧感,都可以深深影响我们,即使已经长大成为。”我们教师作为学生在校的“大家长”,更是要注意自己平时的一言一行,要尊重孩子个人,努力成就孩子成为自己。这也是我一直以来对自己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