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发展心理学》有感
(2023-06-30 19:37:22)
初次看到这本书时,觉得十分害怕阅读,因为特别得厚,让人不自觉地就会计算什么时候才能够读完呢?事实证明我也真的在这两个月里没有读完。它就像我买的准备孕期看的厚厚的育儿书一般,真的要把它消化真的是有点难度的。后来为了让自己有翻看的勇气。我干脆就把《发展心理学》当作一本工具书来看了。带着问题去看书,去书里找答案。
小西瓜已经马上要十个月了,他的爸爸很宠爱他。老晚到家,即使自己再累,只要小西瓜灵活摆动自己的双腿,小手似游泳一般向门口扑腾。他的爸爸就会立刻明白他的需求,孩子想着出去玩呢。面对小西瓜的表现很多时候我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因为在家中新的父母和老一辈的养育经验也会有不一样。但在《发展心理学》就科学地告诉了我,孩子在幼儿时期,心理上被满足和关爱会影响将来孩子的亲密关系。书中218这样写道:“婴儿对陌生情境不同方面的反应有着巨大的差异,这取决于他们与母亲依恋的本质。”对照书上的四种类型,我的小西瓜是安全依恋型。只要我在他的身边他的情绪很快就会平复下来,也会在我做其他事情时,自己探索自己的玩具。只要确认我在他的身边,他就很安定。当然这和我婆婆每天在我上班时精心的照料也是很有关系的。错过了婴儿时期的关注和形成“安全依恋型”的孩子,确实会对自己成年后的生活,对关系的处理有先天的不足。这在我和我的另一半身上就有很大的区别。很多在我看来比较难处理的问题,在他看来是很简单的,这就是因为在他小的时候他的母亲帮他建立的较好地情绪基础。安全依恋型的男生在后来更善于交往,就有情绪能力。他们更加积极。
除了母亲,父亲一直以来给我们的印象,是辛苦工作,回到家后,在在沙发上躺平的状态。还好小西瓜的爸爸真的很爱自己的孩子,所以即使生活很辛苦,但是仍旧每天陪伴孩子,抱孩子,给孩子开玩具小飞机,一起玩耍。“越来越多的研究强调,父亲对孩子表达关爱的重要性。”确实,父亲真的是天生的教育孩子的最好人选,不然怎么会说,男人至死是少年呢?小孩子总是喜欢和大孩子玩耍。小朋友在和父亲的相处状态是不一样的,他们更多地是一起探索,妈妈更多像是照料者,总是想前想后。
当对人的行为产生困惑的时候,《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有些情况的原因,也让我们有了更多的视角去观察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