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鸡飞狗跳”成为日常
(2023-09-23 19:26:11)分类: 记下最美好的时光 |
今年又是带三年级,于是开始了令人苦恼的作文教学。孩子们虽说很乖,但是在语文学习方面真的令人有人头疼,这天下雨了,我想着生活即教育,就让孩子们写起了关于“秋天的雨”的小练笔,大部分孩子在我粗粗的指导下也算能够完成习作,但是有一个看上去乖乖的女孩子却怎么也没办法过关,和她一句一句说了好几次,但是还是交上来了差强人意的作文。于是我问道:“孩子,你的作文还是都不通顺哦!有认真写吗?”孩子见我有些生气,可能被吓到了,就没敢接话,我继续念叨:“你这样子可不行哦!作文咱们得自己改,可不能指望着别人哦!”孩子点点头,好似听懂了,于是我又跟她说了一次,又让她下去自己写,等到延时的时候,我又喊她上来,给我看她写的小练笔,令我意外的是她仍旧给了一份令人无法读通顺的作文,我有些纳闷,照理说这个孩子应该不是那种“笨笨”,于是我又与她进行了一次沟通:“你能说说,为什么不会写吗?”孩子没有说话,再问她终于开口了:“我不会!”说得好像也挺有道理,我只能再一句一句和孩子进行沟通,一句句看着她写,终于,在我们的“努力”下,习作总算是完成了。
已经记不得三年级的时候孩子的习作该如何进行有效教学了,但是习惯了高年级的“粗线条”教学之后,我发现自己在最开始的教学中,有些过于放手了,我以惯性思维认为孩子在我说了几句之后也能完成,但是孩子的自主能力、领悟能力都是不同的,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孩子都在一样的起跑线上,或者走到一样的起跑线,这点我是需要深刻反思的。
教育是慢的艺术,这是我一直所认可并信奉的,但是在今年的三年级的教学初期,我是过于急躁了,对孩子的要求也过于严苛了,从而让我们最开始的相处有些不太开心。所以,我也要常常告诫自己,要耐下心来,让教育慢慢来,让自己真正蹲下身来倾听孩子,而不是去“质问”孩子,你怎么不会?如果孩子能够独立完成,那么我的意义在哪里呢?
不让“鸡飞狗跳”成为日常,只让相遇变成一场慢的艺术,一场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