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孩子具体化的肯定
(2023-09-16 18:57:58)分类: 记下最美好的时光 |
“你的作文是自己写的还是妈妈教的?”我一边批作文,一边向学生了解周末这篇小练笔的完成情况。
“妈妈教的。”孩子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如实回答了。
本是一次非常普通的聊天,但第二天我收到了孩子妈妈给我发来的信息,大致是解释了下教孩子写作文的事儿,另外也与我交流了下对于指导孩子习作的困惑。因为当天事情比较忙,所以也未能及时回复家长信息。晚上,与家长沟通之后拨通了电话,在20多分钟的聊天中,我听到了妈妈视角中一个粗心、马虎的小女孩形象,这可是与我两周的观察相差很远呢。
与之前联系的两位家长一样,他们都对自己的孩子有诸多的不满,甚至很多时候都是在批评、指责孩子。我一度觉得是不是大家都太谦虚了,所以在我这个新老师面前就否定孩子。但,在接下来几天的接触中,我真实的感受到这三个孩子确实如家长所说的那样。就拿这次故事的主人公来说吧。
她是一个看上去乖乖的,有点可爱的女孩子。但是,在两周的学习中我发现,孩子做事总是马马虎虎,甚至有一点随性。不过,我想孩子毕竟才是二年级升三年级,总有很多成长的空间。但如果她们一直在被否定中,那么怎么可能会有无限的可能。短短两周,与三位家长进行电话沟通,我听到了家长不但不懂得给予孩子认可、鼓励、肯定,他们还经常否定孩子:“你会不会干啊!笨手笨脚的!”“你不行的,别捣乱,走开!”哪怕有些事情孩子做得很不错,家长可能也会给孩子泼冷水:“你别以为你很厉害!那谁谁谁比你优秀多了!”“你只是运气好,下次还是得努力!”或许,家长可能是习惯性地否定孩子,也有可能是怕孩子骄傲,所以刻意打压。但,如果孩子一直生活在被否定的声音中,他们幼小的心灵又如何得到滋养呢?
在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我们需要关注孩子的心灵温度,避免经常否定孩子,我们还要有意识地避免孩子在遭遇挫折后陷入自我否定。虽然很多父母小时候也遭受过类似的否定,比如家长打骂、老师批评,但大部分人不是自我否定,而更有可能是自我激励。但不可否认,时代的巨变,如今的孩子已然不是过去那一代人。而且,虽然每一次的否定看上去都很小,但如果数量多、不断叠加,就会对孩子的精神心理形成巨大伤害。
所以啊,在家庭教育中我们要理性地引导孩子反思自己的不足,学会自我反省,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否定。父母要科学地、及时地给予孩子具体化的肯定,并引导他们学会自我肯定,在一次次的尝试与探索中悦纳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