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何谓高手——读《高手教师》有感

(2023-07-31 16:15:34)
分类: 记下最美好的时光

可以说这是一本具有实战经验的书,魏智渊结合自身的多重教育身份与多样教育实践,从教育观念、课程建设、家校沟通、学生教育、教育细节、自我修炼等六个方面,与我们分享了自己对教师成长发展的独到的思考和专业引领,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有一种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爽快感。我想无论是新手教师,还是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成熟教师,都一定能在书中找到一些专业有效且可借鉴的成长建议。

先说对学生的教育。作者认为真正爱学生,不要出现“恨铁不成钢”式的教育。但事实却是很多时候的我们总是会出现一种自我感动式的教育,甚至在出现学生不写作业时会有“恶言相向”,这往往是情绪走在事情的前面,试想一下,是真的非这样不可吗?倒也不是,所以说要让情感走在情绪的前面,理智解决问题。只有当我们可以跳脱事件本身,才能理性而客观的解决问题。而不是一顿生气之后,出现了“两败俱伤”;其次,我们还需要具有课程观念。在这里倒也不是强调“课程意识”,我认为是引导我们要重视课程,而不是一味盯着课堂。就拿我任教的语文学科,它是一门不能速成的课程,很多时候我们会听到家长的抱怨:“我们一直认真看书,怎么就作文总是写不好呢?”“我看他最近也挺认真的,怎么语文成绩还是不见上涨呢?”诸如此类,其实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们都应该去宏观的把握这个课程,而不是盯着细小用力过度。就拿这次期末,我们班其实在平时的一些练习方面可以看到基础知识还是有些薄弱的,但从三年级开始我就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阅读与表达,所以很多时候学校有一些公开课都愿意选我们班,老师们的推荐理由就是觉得他们挺能说会道的。是的!语文一定要会表达,而不是闷头做题,那一定是建立在一定的语文实践基础之上的真实表达,所以在最后的期末来说,我们的整体情况还是比较良好的。我觉得考试不是告诉你,你的哪个学生不行,而是告诉你,得从哪方面入手来提升学生的能力。所以在一些练习之后,我常常会去关注学生的阅读表达,我发现学生从三年级阅读理解的无所适从,到现在六年级能够针对问题进行有效表达,这是一种进步。这也是课程意识浇灌下的些许收获。

书中还有很多实操性的东西,也有一些思辨的东西,也有我们一直在强调的终身学习相关的理念与内容,书中写到要重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不只是本科率或重点率;为每一个生命找到他的方向,而不是把高考当成是唯一任务。我想,教育本身就是要培养孩子终生有用的学习能力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教育永远不应该是片面的,永远应该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帮助每一个生命找到自身的价值,这才是教育真正的核心。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样呢?或者说如何才能成为这样独具慧眼的“高手教师呢?我想就如书中写的,把自己当成学生,把学生当成老师。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把学生当成自己的老师,通过改变自身去不断影响学生。这应该就是教育的细节吧。这也是所谓“高手教师”的高明之处吧?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觉得自己现在已经不屑于喝鸡汤了,但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觉得像这样有助于提升教师站稳讲台,创造完美教室,打造教育奇迹的干货”正是我如饥似渴需要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