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来过,只有种子知道
(2023-04-21 23:55:07)分类: 记下最美好的时光 |
当再次拿起方华老师的《做有温度的教育》一书时,我一下子被封面上这句“只有真正把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教育才能温暖,才有温度。”质朴而有力量的话所感动!
教育是成长的过程,而成长需要时间。但,在这个速食的时代,我们最缺的就是时间,所以我们变得功利而焦躁。教育应该是给孩子更多可能,教育是塑造,是改变,是帮助,是启迪。记得当时,我读到《怎么样对待孩子》中的第一篇小文——《理发师的教育经》时,被感动了。文中写到“这次年会最大的成功就是孩子们感动了家长。有很多家长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孩子这么懂事,再也不觉得孩子没用了。孩子们也是第一次自信而真实地向父母展示他们的内心。”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些孩子在老师、父母的“要求”和“教育”下生活,从来都没有被他们真正认可过。
我记得我常去的理发店,有一个学徒,18、9岁的样子,闲聊中我大概知道了,他原来上的是一个技校,学汽修的,但是因为同宿舍的“学生会主席”利用“职务之便”总是给他找麻烦,他觉得老师也不帮他,好像向着“学生会主席”,在这件事中,他觉得这个学校的教育缺失了公平,他一气之下就退学了,自己来苏州找了这份他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他还跟我说吗,在这儿学了段时间之后,他要去美容美发学校进修,他还给自己的未来绘制了美好的蓝图。我想,很多时候我们在教育中不断地教孩子们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给他们制定了无数条条框框,却很少让他们看到希望。或者说,没有给这些所谓的“后进生”希望,所以在一次次的否定与失望中,他也会选择“逃离”,甚至更加无法接受的退场方式。其实只有孩子们自己认可、快乐参与的教育,才是他们喜爱的教育,也才是真正的教育。当然,书中很多“理想国”的状态是我们无法达成的,生于围墙,我们需要去恪尽职守,但至少在这片围城内的天空下,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向方华老师这样,拥有一份教育的情怀。
毕竟,风来过,只有种子知道!
前一篇:一瓶可乐引发的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