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超市创办于2001年,2010年上市,是以大卖场、卖场及社区超市为核心业态的连锁超市企业。步步高公司始创于1995年,2008年上市,是扎根湖南二三线城市的百货和超市双业态商业企业公司。两家公司都是商业连锁行业的热门公司,以下是对两家公司基本面状况的比较分析:
基本情况
虽然同为商业连锁企业,但两家公司在经营特色上的区别还是非常明显的。
永辉是中国大陆第一家将生鲜农产品引进现代超市的流通企业。永辉当前的门店主要集中在福建和重庆,将要重点投入的是北京和安徽。目前生鲜产品销售占比50%以上,为本土超市企业中特有模式。生鲜为主、商品直采的模式避免了与外资企业的直接竞争,甚至可以在外资占优的一线城市实现份额快速增长。永辉是国内第一个真正靠自然增长跨区域成功的超市企业。现在公司在北京为代表的一线市场和安徽、福建为代表的二三线市场均获得成功。
对于步步高来说,从2000年起,通过“立足于中小城市,密集式开店、双业态、跨区域”的发展模式奠定了湖南省连锁零售龙头企业的地位。步公司主营业务按经营业态划分包括超市,百货,家电和批发四大块,其中超市和百货是公司发展的主要方向。连锁门店已遍及湖南、江西各地州市,并已战略性地进入四川、重庆、广西、贵州等省份。
比较一:门店数量及区域构成
从历史上看,永辉超市的门店扩张是比较迅猛的。截止2011年9月底,公司在大陆市场合计拥有门店180家,已经成为国内最大、成长最快的超市企业之一。2011
年公司进入一个新的高速扩张期,到9月底,已经净增门店24家,其中贵州、江苏、河南、天津等区域市场为新进入。相对来说,步步高的门店及进入区域都比较少,截止2011年6月30日,公司门店按物业位置计算共114家,按业态划分:超市门店113家、百货门店17家,独立电器店3家,绝大部分都集中在湖南省。
图:2010年公司的门店区域分布情况

从历史来看永辉已形成“成熟(福建、重庆)、快速扩张(安徽、北京)、新进入(贵州、河南等)”3个层次的区域布局。2010年底公司共有156家直营连锁门店,总营业面积109万平方米,分别位福建88家,重庆53家,北京7家,安徽7家,贵州1家,此外公司在福州市还拥有85家加盟便利店。近年公司每年新开门店超过40家。
相比永辉,步步高近些年的门店增长中有很多兼并收购的成分,2009年底公司引进了外籍团队,用以打造超市板块的核心竞争力,进而也暂时放缓了超市扩张速度。公司新开门店数量较少、并持续关店,导至收入增长较慢。公司在磨合期2009、2010
年仅新开3、4家超市门店,业绩几乎没增长。公司在与外资团队谈判的时,立下“军令状”,承诺2010-2014
年,五年年均收入和利润复合增长率30%。因此分析员普遍预计公司未来两年必将加大新开店速度。2011年上半年,公司新开门店9家,预计每年新开20家超市,以湖南市场为大本营向江西辐射,未来有望进军成都市场。
图:两家公司门店扩张速度

表:渠道下沉率比较

比较二:单店绩效
永辉超市的单店收入基本上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超市的核心经营在于客流,而生鲜是拉客能力极强的品类,而且公司门店的扩张快,复制能力强,使得新店培育期能逐渐缩短,盈利能力提高。再者公司门店大卖场化,在保证生鲜核心竞争力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品类扩张,提高高毛利产品的销售占比,更加提高了单店的竞争力。
步步高是以湖南为主要市场,有超市为主打板块,目前已在湖南省建立起较强的市场口碑,特别是外籍团队到位后对公司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整,包括对组织架构,商业流程等的梳理,加强了企业治理和内部管理,并对公司原有店面进行了大面积的升级改造,使改造后超市装修更加现代,购物环境更加舒适,商品组合更加合理,超市业务的实现了稳步增长。公司所在的湖南、江西两省零售市场竞争激烈程度较东部及部分中西部省份较为缓和,且湘、赣3-4线城市市场容量小,一旦公司获得了当地核心物业并确立了经营优势,则将具备较强的排他性,容易在当地市场获得垄断地位,保证了收入的稳步提高。但三、四线城市的布局也造成了公司单店收入及毛利均较低的现状。
图:两家公司超市单店收入对比

图:两家公司超市业务单店毛利对比

因此,虽然步步高还有百货业态,但未来增长重点仍是超市,即便两家公司超市的开店速度相同,其对净利润的贡献也不能同日而语。
比较三:ROE水平
虽然同为商业连锁,但永辉超市的ROE水平却远高于步步高,这种差距还是很惊人的。如果按照年报数据,永辉超市2010年的ROE水平在8%,这主要是募集资金的影响,永辉超市2010年A股上市,募集资金26亿元,因此这一ROE水平明显失真。根据年报,这些募集资金中累计使用11亿元,但很多都没有对损益表有实际贡献,因此剔除20亿元现金后再计算ROE,以便能更合理的体现永辉超市的回报水平。
图:两家公司过去三年的ROE水平

那么这种ROE重大区别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可以做一个传统的杜邦分析:
图:两家公司ROE的杜邦分析

从损益表看,两家公司在毛利率以及净利率指标上差距不大,不过从历史上来看,永辉超市要超过步步高1个点左右,从数据上看,永辉超市的毛利率、销售费用率都优于步步高,最近的下降和进入北京等新兴市场相关,北京、安徽的毛利率水平要比福建和重庆低不少,具体数据参见博文《基本面分析框架之——永辉超市》。
从损益表来看,步步高的综合毛利率也有20%,与永辉相当,但实际上这里面有很大的水分。按业态结构来说,公司超市和百货的毛利率水平都在16%左右,而家电和批发业务的毛利率更低,之所以有这个20%的综合毛利率,完全在于占营业收入6%左右的其他业务收入上,虽然占收入的比重不大,但这部分业务每年占公司毛利的比重都在30%上下,业务毛利率达到90%,但对于如此之高毛利的业务,公司年报中并没有任何说明。
图:两家公司的毛利率比较

图:两家公司的净利率比较

从上述杜邦分析可以看出,两家公司ROE的重大区别在于资产周转上,除现金外,二者差距最大的固定资产周转率,其次为预付账款,再次为存货和其他应收款。
表:每万元营业收入的资金支持比较

表:两家公司固定资产明细比较

固定资产上的差异主要在于两家公司对商业物业的经营策略上,相比而言,步步高的自有物业比例更高,因此,虽然营业收入只有永辉的55%,但固定资产中房屋及建筑物却是永辉的9.5倍。这种模式也对预付款有很大影响,理论上永辉由于生鲜业务比重高,因此预付款的规模会更大,而步步高的百货业务几乎不需要预付款,但由于要自建门店,因此购地保证金成了步步高预付账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其预付账款绝对额也超过了永辉超市。
两家公司的其他应收款都主要是预付租金和租赁押金,存货都主要是库存商品,这两个指标上的差异应该反映了二者在管理水平上的差距。
综合起来看,永辉的区域复制至少已经在历史上得到了检验,虽然随着区域的增加,公司毛利率水平进而可能ROE水平都有可能有所下降,但总体来讲,ROE水平基本合理且可以接受。而步步高的区域扩张能力还没有得到业绩验证。
其二,永辉超市的增长基本上都是自主开店,还没有对其他连锁企业的整体并购,在北京对易买得的收购也基本局限于店面本身,而步步高的成长历程依靠并购较多,这可能也是必须找外籍团队对超市业态进行规范的主要原因。但内部理顺的效果还有待时间检验。
第三,步步高的双业态模式现在还无法看出明确的协同效应,反而对百货物业的投资过多拖累了企业的扩张速度和回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