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创办于2001年,2010年A股上市。主要以大卖场、卖场及社区超市为核心业态、以便利店的特许加盟为补充,相比于国内其他超市,永辉超市的主要特色在于其生鲜经营特色。公司是中国大陆第一家将生鲜农产品引进现代超市的流通企业,同时也是香港汇丰直接投资的战略合作伙伴。以2010年年底数为例,生鲜的收入占永辉超市收入的50%以上。
图:2010年收入比例

对于永辉超市的分析重点一般都在于两个方面:其一,连锁商业的常规分析模式;其二,生鲜特色。作为连锁商业模式,永辉超市的未来增长主要依靠门店数的扩张,同时一般来说单店收入也会有一定的增长。一般的损益表预测逻辑也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图:永辉超市损益预测逻辑

图:永辉超市单店收入及开店增速

从历史上看,永辉超市的门店扩张还是比较迅猛的,尤其公司2010年公司IPO成功,募集资金26亿元,准备新开73
家门店。从公司现有门店设置来看,主要集中在福建和重庆,其他地区还都属于初步进入。按照公司规划,计划于2011 年全国门店超过250
家,力争至2014 年全国门店超过350 家,年销售额达500 亿元。
表:2007-2010年永辉超市门店区域分布

如果像很多研究报告所预测的那样,门店数量和单店收入都能持续增长,那这样的投资当然前景光明,但事实上超市的经营也存在很多风险,不对这些因素有所把握,对门店增长和单店收入的假设在很多时候都只是一厢情愿。
首先,所有的商业门店都存在一个覆盖区域,对于以生鲜为特色的超市业态来说尤其如此。公司当前的门店主要集中在福建和重庆,将要重点投入的是北京和安徽。这些区域本身的超市竞争格局已经非常激烈,超市的布局也已经趋于饱和,门店的扩张存在不小阻力。永辉超市最近在北京已经开始通过收购韩国易买得的现有门店以进行扩张。所以,永辉在北京、安徽继续开店是否顺利将成为影响其基本面价值的核心要素。当前永辉资金充裕,足以应付当前扩张的资金需求,但扩张总是需要投资的,按照永辉超市的招股书,单店的投资在2000万元以上,如果永辉超市要进一步扩张,资金是否能够支持也是一个投资者必须考虑的因素。
表:不同超市业态的基本概念

而且,门店扩张的过程中也有亏损风险,由于选址、经营等原因,超市门店中每年都会有一定比例的门店遭到淘汰,租金补偿、人员遣散等都对于企业的当期利润必然会有一定的冲击。
表:永辉超市历史门店关闭记录

其次,中国地域广,不同地区特色鲜明,对于以生鲜为经营特色的永辉超市来说更是如此,从毛利率来看,北京和安徽的毛利率水平明显低于传统的福建和重庆。贵州只有一家店,所以不具有典型性。
表:区域毛利率比较

最后,生鲜特色被认为是永辉超市成功的法宝,农超结合当然也可以被认为是大势所趋,同时生鲜业务的繁荣也可以带动客流的增加,从而带动其他业务的增长。但生鲜业务不仅毛利率水平较低,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的投资,例如现金支付的比例高,而且在很多区域需要自建物流中心等。这些将导致回报率的下降。
图:各个业务板块的毛利率比较

最后,对永辉超市的财务绩效进行判断时候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当公司新开门店较多的时候,开店费用会较大,这些费用中有一部分属于一次性摊销费用,这会导致公司当年利润下降。但这种下降并不能表示公司经营状况的恶化。
其次,新开门店都有一个培植期,超市的培植期相对较短,但如果永辉超市开店比较集中的时候,这对单店收入很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影响。永辉超市自己的单店收入假设是这样的:新店开业第1
年的收入为正常年的70%,第1年平均营业6个月;第2年的收入为基准(即正常年收入的100%),第3年年增长率为16%,第4年年增长率为12%,第5年年增长率为5%,第6年年增长率为5%,第6年以后收入水平与第6年持平。
总结下来,永辉超市的基本面跟踪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其在预期区域内门店扩张的进度和质量。其次,必须考虑到期毛利率水平可能的下降空间,给予该参数以一定的弹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