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试论中强酸

(2017-01-03 15:42:40)
标签:

中强酸

磷酸

亚硫酸

酸式盐

盐的水解

分类: 化学基本概念

试论中强酸

按照电离理论,以能否“完全”电离为标准,人们通常都将酸分为强酸和弱酸,这样的两类物质。如,HClH2SO4等属于强酸,它们在水溶液中会完全电离。而HAcH2SH3PO4等属于弱酸,它们在水溶液中仅部分地电离(有酸分子存在)。

一、中强酸

其实,弱酸还是可以按某些标准,再加以细分,而成不同的层次。

较早期一种分类方法是,以电离度的大小为标准对弱酸进行分类(见下表):

类别

强电解质

中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电离度/α

30%以上

30-5%

5%以下

虽然电离度α的物理意义简单,直观。但明显的不足是,α还要受溶液浓度的影响。如,在0.10 molL-1 HAc(其Ka= 1.8×10-5)溶液中,HAc的电离度是1.3%,属于弱酸;而在0.0010 molL-1 HAc溶液中,其电离度已近13%(差不多增大至10倍),够得上是中强酸了。

故,这种按电离度来对强弱酸来进行分类的方法,现在已很少被采用。

还有一种分类方法,依据的是酸的解离常数(见下表): 

类别

中强酸

弱酸

极弱酸

Ka范围

1 - 10-4

10-4 - 10-7

< 10-7

也就是说,弱酸还可以按照其解离常数的大小而分为三类。中强酸是其中酸性最强的一类弱酸。

如常见酸中的,H3PO4Ka1= 7.4×10-3)、H2SO3Ka1= 1.3×10-2)、HFKa=6.7×10-4)、HNO2硝酸Ka= 7.2×10-4)、H2C2O4(草酸,Ka1= 5.6×10-2)、甲酸(Ka= 1.8×10-4)、NH2CH2COOH(氨基乙酸,Ka1=4.5×10-3,都是中强酸。

水合金属离子中的,Fe3+Ka1= 6.8×10-3)、Cr3+Ka1= 1.1×10-4),也是中强酸。

还有一些不常见的,如H3PO3(亚磷酸,Ka1=2.5×10-2)、H2SeO3(亚硒酸,Ka1= 2.4×10-3)、H3AsO4(砷酸,Ka1=6.5×10-3),也属于中强酸[1]

还可以具体地计算出,在0.1 molL-1溶液中,H2SO3Ka1= 1.3×10-2)的电离度约为33%;在0.1 molL-1溶液中,H3PO4Ka1= 7.4×10-3)的电离度约为24%。可见,无论从上述的那个标准来看,将这两个酸确认为是中强酸,这都是可以为人们所接受的。

二、中强酸与强酸的区别

虽然中强酸这个名称中也有一个“强”字,虽然在实践中也很难在中强酸与强酸间画出一条很明确的分界线。但是从化学基本原理的角度来看,这是有本质差别的两类物质。

所谓强酸,由于溶剂水的拉平效应,它们在水中是完全电离的(分子已不复存在),也没有酸分子的电离平衡。其电导率及摩尔电导率随浓度的变化关系,与弱酸有显著地差别。即便也可以测出强酸的电离度,但那是由于正负离子间还有相互吸引的作用和影响,即“离子氛”的存在而造成的。

而弱酸在一般浓度的水溶液中是不能完全电离的(还有分子存在)。其解离的情况,要用电离平衡常数来描述。中强酸就是这样的一类酸,它本质上属于弱酸。

人们一定不要被“中强酸”中的这个“强”字所迷惑,千万不要“忘记”其弱酸的本质及属性。

三、中强酸与弱酸的区别

中强酸既然本质上就是弱酸,那为什么还要将它与另外一些弱酸区别开,而另外划出一个酸的类别呢?

可能就是为了讨论与区别它们盐溶液酸碱性的某些不同。人们最容易想到的,是否就是为了记忆NaH2PO4NaHSO3溶液的酸性。而更弱酸的相应酸式盐NaHCO3溶液是显碱性的。

为此可定量地讨论如下。酸式盐作为两性物质,其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一般计算公式为

试论中强酸……(1

这样对NaH2PO4溶液有试论中强酸( molL-1)

NaHSO3溶液有试论中强酸( molL-1)。两者都为酸性。

而对NaHCO3溶液则有试论中强酸( molL-1)。呈碱性。

上面的计算启发我们,这个多元含氧弱酸被中和掉一个氢离子所得的酸式盐,其溶液的酸碱性,是可以更一般地定量讨论如下的:

设,多元弱酸的第一级和第二级解离常数分别为Ka1Ka2。根据鲍林规则,对多元含氧酸近似的有Ka1;Ka2=1;10-5

;Ka2=10-5×Ka1,代入式(1),则有

试论中强酸……(2

令式(2)中的[H+]=1×10-7。从式(2)可解出Ka1=3.2×10-5

即,如果有Ka2=10-5×Ka1,且Ka1>3.2×10-5,那么该酸式盐溶液就显酸性。当Ka1<3.2×10-5时,该酸式盐溶液就显碱性。

这个数字是不好记忆的。如果要取整数,1×10-5,显然是比“3.2×10-5”小了,而不能保证这个盐溶液呈酸性。如果取1×10-4,则有保证溶液呈酸性的适当余量。

这可能就是规定中强酸要有Ka1>1×10-4的原因。就是为了判断出,哪些多元弱酸,其氢离子的一元取代盐溶液,会显酸性。

有了这个中强酸的概念,才便于将盐溶液的酸碱性讨论,结论性地归纳为这样的两句话:弱酸的强碱盐溶液一般呈碱性。但特殊的是,多元中强酸的一个氢离子被取代后的酸式盐,其溶液显酸性。

这个特殊的情况,是需要三个条件来支撑的:多元酸、中强酸、失去一个氢离子后的酸根离子。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按照这三个条件,并不会得出KF溶液显酸性,这样的判断。因为HF虽然是中强酸,但它不是多元酸,F-不是酸式盐酸根。它不属于“特殊”情况,溶液是碱性的。

按照这三个条件,也不会得出Na2HPO4(NH4)2HPO4溶液显酸性,这样的判断。因为Na2HPO4虽然是中强酸的酸式盐,但它们是两个氢离子被碱取代后的酸式盐,也不属于“特殊”情况,溶液是碱性的。

按照这三个条件,可得出NH4H2PO4溶液显酸性,这样的判断。因为,H2PO4-离子是多元中强酸失去一个氢离子后的酸根离子,属于“特殊”的情况,溶液是酸性的。

参考文献

[1] []G.H.艾尔沃德. T.J.V.芬得利编. 周宁怀译. SI化学数据表.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