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子中键长与键能关系的讨论(二)

标签:
键长键能键长与键能的关系元素周期系教育 |
分类: 分子结构 |
对分子中键长与键能关系的讨论(二)
三、ⅣA-ⅥA族共价键性质的变化规律
但ⅣA-ⅥA族的下几个元素多属于准金属,与典型的非金属可能会有一些差别,况且有关它们所成共价键的数据也欠完整。所以,所谓ⅣA-ⅥA族共价键性质的讨论,实际最好仅限于在第二周期与第三周期的对应元素间进行。如果它们都能满足上述规律,那也是有一定说服力的。
1.对ⅥA族O与S与其它原子间共价单键的性质比较
O与S原子除了可以自身形成共价单键外,还都能与H、C、Si、F、Cl原子成共价单键。数据:
化学键 |
O-O |
S-S |
H-O |
H-S |
C-O |
C-S |
O-Si |
S-Si |
F-O |
F-S |
Cl-O |
Cl-S |
键长 |
148 |
205 |
97 |
134 |
148 |
182 |
163 |
215 |
142 |
158 |
170 |
199 |
键焓 |
146 |
255 |
463 |
367 |
358 |
272 |
451 |
293 |
193 |
327 |
208 |
271 |
在6对数据(6个线段)中竟然有3对“反常”(数据用红色字体标出)。规则“适用”的是H-M、C-M、Si-M键。
由于这一“反常”的比例太高(等于50%)。可以认为,上述规则对ⅥA族元素不适用。
2.对ⅤA族N与P与其它原子间共价单键的性质比较
N与P原子除了可以自身形成共价单键外,还都能与H、C、Si、F、Cl原子成共价单键。其数据为:
化学键 |
N-N |
P-P |
H-N |
H-P |
C-N |
C-P |
N-O |
O-P |
F-N |
F-P |
Cl-N |
Cl-P |
键长 |
146 |
221 |
101 |
142 |
147 |
184 |
136 |
154 |
136 |
154 |
197 |
203 |
键焓 |
163 |
172 |
391 |
322 |
305 |
264 |
201 |
335 |
278 |
503 |
192 |
322 |
3.对ⅥA族C与Si与其它原子间共价单键的性质比较
C与Si原子也可以自身形成共价单键,还都能与H、C、Si、F、Cl等原子成共价单键。其数据为:
化学键 |
C-C |
Si-Si |
C-H |
H-Si |
Br-C |
Br-Si |
C-S |
S-Si |
键长 |
154 |
232 |
108 |
148 |
194 |
216 |
182 |
215 |
键焓 |
348 |
176 |
413 |
318 |
285 |
325 |
272 |
293 |
化学键 |
C-O |
O-Si |
C-I |
I-Si |
C-Cl |
Cl-Si |
C-F |
F-Si |
键长 |
148 |
163 |
214 |
243 |
177 |
202 |
138 |
156 |
键焓 |
358 |
451 |
218 |
234 |
339 |
397 |
489 |
586 |
由此可得图七。
从上述的ⅣA-ⅥA这三族中,第二与第三周期元素间的相应共价单键性质对比不难看出,所谓“键长越短、键能越大”的结论,对它们并不适用。
但在这三族中,只有H-M键都能符合规则。
四、第二周期共价键性质的变化规律
以族的形式讨论了结论的适用性后,就应该从周期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了。而其中第二周期元素最为常见和重要。
第二周期元素所形成的共价单键中,与“规则”吻合的较好的主要有下表这些:
化学键 |
C-C |
N-N |
O-O |
F-F |
|
C-Cl |
Cl-N |
Cl-O |
Cl-F |
键长 |
154 |
146 |
148 |
142 |
|
177 |
197 |
170 |
168 |
键焓 |
348 |
163 |
146 |
159 |
|
339 |
192 |
208 |
253 |
化学键 |
C-H |
H-N |
H-O |
F-H |
C-S |
F-S |
C-Si |
O-Si |
F-Si |
键长 |
108 |
101 |
97 |
92 |
182 |
158 |
185 |
163 |
156 |
键焓 |
413 |
391 |
463 |
567 |
272 |
327 |
285 |
451 |
586 |
与“规则”吻合的不好的数据有:
化学键 |
C-F |
F-N |
F-O |
F-F |
C-N |
N-N |
N-O |
F-N |
键长 |
138 |
136 |
142 |
142 |
147 |
146 |
136 |
136 |
键焓 |
489 |
278 |
193 |
159 |
305 |
163 |
201 |
278 |
化学键 |
C-I |
F-I |
Br-C |
Br-F |
|
C-P |
O-P |
F-P |
键长 |
214 |
257 |
194 |
176 |
|
184 |
154 |
154 |
键焓 |
218 |
280 |
285 |
249 |
|
264 |
335 |
503 |
化学键 |
C-O |
N-O |
O-O |
F-O |
|
|
|
|
键长 |
148 |
136 |
148 |
142 |
|
|
|
|
键焓 |
358 |
201 |
146 |
193 |
|
|
|
|
对与“规则”吻合的较好的数据,可作出如下的图八。对C、N、O、F这4个原子来说,有自身、及它们与H、Cl、S、Si所成共价单键的5个系列。
可见,总体上有“键长越短、键能越大”的规律。“异常”的只有C-C、C-H和C-Cl这3个键。似乎C原子不但不宜与同主族的Si间进行比较,与同周期的其它原子间也不应该进行键长与键能的比较。
要特别注意的是,对同种原子间的N-N、O-O、F-F键来说,键长并不是单调下降的。而是有一个“N-N键长< O-O键长”的现象。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是,H-N、H-O、H-F键是符合规则的,
对与“规则”吻合的不好的数据,可作出如下的图九。对C、N、O、F这4个原子来说,有它们与F、O、N、P、Br、I所成共价单键的6个系列。
从图九中线段的斜率及数据表中红色字体之多可以看出,键长与键能间基本无规律性可言。
五、第三周期共价键性质的变化规律
第三周期元素所形成的共价单键按序列如下表所列:(由于篇幅限制,数据从略)
由这些数据可作出如下的图十。
能满足“键长越短、键能越大”的则更少。因而在每个序列中几乎都有用红色标记的数字。
在8条折线中只有氢化物的线是完全符合规律的。其键长随原子序数递增而递减,而键能则依次递增。
六、规则的适用范围
从上面的讨论不难归纳出,“键长越短、键能越大”规则的适用范围是很有限的:
首先,对某两个固定的原子来说,其所成的单键、双键、叁键间,有“键长越短、键能越大”的规律。
其次,对常见的H-M键,除C-H键外,其余都遵守“键长越短、键能越大”的规律。
第三,从元素周期表的族来看,卤族元素相互间、及与其它原子间,基本有“键长越短、键能越大”的递变规律(但F-F、F-O和F-I键,这3个键要除外)。而其它主族则不都遵循这个规律。
从元素周期表的周期来看,第二周期及第三周期的键长变化都不规律,对“键长越短、键能越大”规则的遵守程度就更差了。
而不同主族、且不同周期的两个原子所构成的共价单键间,则没有键长与键能关系的可比性。
参考文献
[1] 北京师范大学等校. 无机化学(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年
[2] [澳]G•H•艾尔沃德 T•J•V•芬德利编. 周宁怀译. SI化学数据表.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