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Fe(OH)3在水中溶解度的计算

(2014-01-11 12:29:29)
标签:

fe(oh)3

在水中溶解度

溶度积

难溶氢氧化物

教育

分类: 电解质溶液

Fe(OH)3在水中溶解度的计算

在基本化学理论教学中,对化学平衡理论把握不准确是个较普遍的现象。像Fe(OH)3在水中溶解度的计算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当在一些相当权威且有影响的教材中,出现解法有错误的例题时,其对学生的误导更是十分严重。

一、计算难溶氢氧化物溶解度的一个错误例题

为使学生了解溶度积的概念,有的教材给出了这样一个简单的有关溶度积计算的例题:Fe(OH)3的溶度积常数在25时为1.1×10-36。试计算Fe(OH)3在饱和溶液中的摩尔溶解度[1]

但编著者竟然把这个例题给解错了。其解题过程为(称之为解1

1,已知Fe(OH)3的溶度积Ksp = 1.1×10-36

由于Fe(OH)3(s) = Fe3+ (aq)+ 3OH-(aq),因而该作者认为:1摩尔Fe(OH)3(s)完全溶解的话,能产生1摩尔的Fe3+、及3摩尔的OH-

这样,设平衡时的[Fe3+]= x (mol·L-1)、则[OH-]= 3x(mol·L-1)

从而有  Ksp = [Fe3+] [OH-]3= x·(3 x)3= 1.1×10-36

由此可解得[Fe3+]= x = 4.5×10-10 (mol·L-1)。即Fe(OH)3(s)摩尔溶解度为4.5×10-10 (mol·L-1)

以上这就是教材所给出的解题过程及答案。

看到这个结果,只要稍稍有些基本化学常识,都应该知道这个结果是有问题的。

一方面,即使没有Fe(OH)3(s)的溶解,只是由于水的电离,也会使溶液中的[OH-]达到1.0×10-7(mol·L-1),怎么溶入Fe(OH)3(s)后,[OH-]不但不增加、反而要降低到差不多仅为原浓度的100%呢(4.5×10-10×3 = 1.35×10-91.0×10-7)?

另一方面,只要看到溶液中的[OH-]小于1.0×10-7,就应该马上反应出来“该溶液为酸性”。在本来为中性的水中加一些弱碱,水溶液怎么反而变成酸性了呢?

解题的结果是错的。解题的思路及方法肯定也有问题。

二、必须考虑水的电离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问题出在分析与解题中没有考虑到水的电离。

水作为一个极弱极弱的电解质,在许多情况下人们确实没有必要考虑其电离对体系的影响。但当电解质也很弱、或其溶液很稀时,水的电离就会起主导作用。此时必须把水的电离平衡也同时考虑进去。

通过上面的解法一可以知道,水电离出的[OH-]、远远大于由Fe(OH)3(s)电离出来的[OH-]。所以最简单的近似应该是,认为Fe(OH)3(s)电离出来的[OH-] 微不足道,[OH-]都是由水电离出来的。即溶液中[OH-]始终保持为1.0×10-7(mol·L-1)

这样就有如下的解法:

2,将[OH-]= 1.0×10-7直接代入溶度积的表达式:

Ksp = [Fe3+] [OH-]3= x·(1.0×10-7)3= 1.1×10-36

解得[Fe3+]= x = 1.1×10-15 (mol·L-1)

这一结果与解1的结果有超过105的差别。

但如果没有解1的数据为参考,要做出水的电离是应忽略、还是占主导地位的判断,是相当困难的。

有人想到,如果能同时把两方面都照顾到,即认为[OH-]是由水及Fe(OH)3(s)同时电离的结果,简单认为[OH-] = 3x + 1.0×10-7)。

这样就有了另解法。

3Ksp = [Fe3+] [OH-]3= x·(3x + 1.0×10-7)3= 1.1×10-36

这个式子看起来不复杂,但真正要动手才知道这是个一元四次方程,没有可用的求解公式。解这个方程式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

但有解法二的数据为参考,用试商法还是可以求出其解的:

[Fe3+] =  x  = 1.1×10-15

与解2的结果比较,可见对Fe(OH)3(s)来说,2的方法误差极小,使用这种近似似乎也是合理的。

三、必须考虑难溶氢氧化物的分步电离[2]

其实难溶氢氧化物的分步电离的。

4:可以比照多元弱酸的情况来进行讨论。。

第一步,应该先确定溶液中以游离状态存在的Fe(OH)3(aq)浓度。

为此,可查“配合物的积累平衡常数表”得知Fe3+各级羟基配合物的累积形成常数lg k1lgβ2lgβ3分别为11.8721.1729.6[3]

同时查得Fe(OH)3Ksp= 4.0×10-38

这样可以计算出Fe(OH)3的第一级解离常数Kb1=3.16×10 -9、第二级解离常数Kb2= 5.01×10 -10、第三级解离常数Kb3= 1.35×10 -12

对应于如下的4个平衡:

单纯的溶解平衡Fe(OH)3(s)=Fe(OH)3(aq),对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Fe(OH)3在水中溶解度的计算……(1

第一级解离平衡Fe(OH)3 (aq). = Fe(OH)2 + (aq)+ OH- (aq),对应的表达式  

      Fe(OH)3在水中溶解度的计算……(2

第二级解离平衡Fe(OH)2 + (aq) = Fe(OH) 2+ (aq)+ OH-(aq),对应的表达式

     Fe(OH)3在水中溶解度的计算……(3

第三级解离平衡Fe(OH) 2+ (aq) = Fe 3+ (aq)+ OH-(aq),对应的表达式

       Fe(OH)3在水中溶解度的计算……(4

溶度积对应的表达式Ksp = [Fe3+] [OH-]3,实际是上述4个平衡相加的结果。从而有

        Fe(OH)3在水中溶解度的计算……(5

Kb1Kb1Kb1Ksp的数据代入式(5),Fe(OH)3在水中溶解度的计算

可以计算出Kr = 1.87×10-8

第二步,比照多元弱酸溶液中[H+]的计算,Fe(OH)3 (aq)的第一级解离应该是主要的。可以求出这级解离长生的OH-浓度:

Fe(OH)3 (aq). = Fe(OH)2 + (aq)+ OH- (aq),其[Fe(OH)3 (aq)] = Kr = 1.87×10-8。当[Fe(OH)3 (aq)]很小时,只能用极弱极稀式进行计算,有Fe(OH)3在水中溶解度的计算

可算得 [OH-]=1.0×10-7(mol·L-1)

    进而,由第一级解离的表达式,求出[Fe(OH)2 +]的值Fe(OH)3在水中溶解度的计算

可得[Fe(OH)2 +]=5.9×10-10(mol·L-1)

这意味着,溶液中的[Fe(OH)3 (aq)]还是比[Fe(OH)2 +]多(两者相差30倍左右)。

第三步,在已知第一级解离结果的基础上,计算第二级解离的结果。

由于溶液中的[OH-],与Kb2相比较,已足够的大(如相差不大,则可能要解高次方程)。可继续用一般的方法来独立讨论第二级解离的情况:

Fe(OH)2 + (aq) = Fe(OH) 2+ (aq)+ OH-(aq),有Fe(OH)3在水中溶解度的计算

    可解得[Fe(OH) 2+ ] = 3.0×10 -12

第四步,在已知第二级解离结果的基础上,计算第三级解离的结果。由[OH-]=1.0×10-7[Fe(OH)2+ ] = 5.01×10 -10Kb3= 1.35×10 -12,有Fe(OH)3在水中溶解度的计算

可得[Fe 3+] = 4.0×10 -17(这一结果与解2及解3的结果相当,因为Ksp的取值不同)。

这样固体Fe(OH)3在水中的溶解度

S = [Fe(OH)3(aq)] + [Fe(OH)2+(aq) ] + [Fe(OH)2+(aq)] + [Fe3+(aq)]=1.87×10-8 +5.9×10-10 +3.0×10 -12+ 4.0×10 -17  = 1.93×10-8(mol·L-1)

这可能会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Fe(OH)3在水中的溶解度,竟主要是由[Fe(OH)3(aq)]贡献出来的。而[Fe3+(aq)]只差不多是前者的亿分之一。应该清楚,主要是[Fe(OH)3(aq)]的量反映出了Fe(OH)3在水中的溶解度。

 

四、几种计算方法比较带来的思考

2的结果[Fe3+]= 1.1×10-15 (mol·L-1),与解4的结果[Fe 3+] = 4.0×10 -17 (mol·L-1),是完全相当的。数值的不同在于所选用的Ksp数值不同(解21.1×10-36,解44.0×10-38)。解二的最主要“错误”在于,把[Fe3+]当成了固体Fe(OH)3的溶解度(如果只要求计算出该溶液中[Fe3+],则解2是完全正确的)。解2的另一个“错误”则是没有考虑到Fe(OH)3的分步解离(在某些情况下难溶氢氧化物的分步解离也很显著)。

既然如此,这一题还可以有如下的解法:

5:考虑到Fe(OH)3的溶度积很小(Ksp =4.0×10-38),Fe(OH)3溶解后,溶液中的[OH-]不会有可觉察的变化([OH-]= 1.0×10-7)。

第一步,将[OH-]= 1.0×10-7直接代入溶度积的表达式:

Ksp = [Fe3+] [OH-]3= x·(1.0×10-7)3= 4.0×10-38

解得[Fe3+]= x = 4.0×10-17 (mol·L-1)

第二步,将[Fe3+]= 4.0×10-17[OH-]= 1.0×10-7代入式(4),可求得[Fe(OH) 2+ ] = 3.0×10 -12

第三步,将[Fe(OH) 2+ ] = 3.0×10 -12[OH-]= 1.0×10-7代入式(3),可求得[Fe(OH)2 +]=5.9×10-10(mol·L-1)

第四步,将[Fe(OH)2 +]=5.9×10-10[OH-]= 1.0×10-7代入式(2),可求得[Fe(OH)3(aq)]=1.9×10-8(mol·L-1)

这样,同样有S = [Fe(OH)3(aq)] + [Fe(OH)2+(aq)] + [Fe(OH)2+(aq)] + [Fe3+(aq)]=1.87×10-8 +5.9×10-10 +3.0×10 -12+ 4.0×10 -17  = 1.93×10-8(mol·L-1)

5所得结果与解4完全相同,但省去了用式(5)来计算的麻烦。

5能替代解4的条件显然在于,难溶氢氧化物解离出的[OH-]可以忽略不计。

对这类解离出的[OH-]可以忽略不计的难溶氢氧化物,可以说,又多了一种计算其在水中溶解度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 武汉大学无机化学编写组. 无机化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8.

[2] 伍伟夫. 有关难溶氢氧化物溶度积的一些问题. 化学原理补正的博客

[3] 杭州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教研室. 分析化学手册第一分册(第二版). 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