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中国风月  青莲子

(2011-10-09 16:53:46)
标签:

我的中国风月

青莲子

随笔

文化

分类: 知觉·随心所欲

我的中国风月

□青莲子

我的中国风月 <wbr> <wbr>青莲子

落落秋

 

   四季嬗替,转眼即秋。不论它处寒凉尚且如何,反正北地夜半,已有寒意相浸。
   从此呵,那瑟瑟的秋意,径直而来,漫天溢地。任是怎样意坚之人,抑或,对似水的流年,都不免偶生一丝“岁华竟摇落,芳意竟何成?”之落寞?
   尤其是人在异乡的旅途上,最怕听见,也最怕看见落雁、落叶、落花、落雨、落泪、落日、落月……
   真是家山千万里,一路不堪落啊!
   假设,不要提这秋色无端,让人茫茫百感交集,单得一个“落落之意”,却多被我们古人描述得如此美丽、哀婉、惊心。只因一年四季,惟有这落落的,且声色俱全的秋境,才犹如声声清晰的流泉落响,“嘀嗒”、“嘀嗒”无尽,最能直洞心湖,留下一圈圈不散的涟漪。我随手拾来下面几句昔人的诗句为证:

别岸客帆和雁落,远程霜叶向人飞(罗隐);
相思黄叶落,白露点青苔(李白);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杜牧);

两行客泪愁中落,万树山花雨后残(李涉);
夜雨和愁落,乡山入梦青(张羽);

何如醉里泛铜江,长笛一声吹月落(陆游)。

 

古寺钟

  一年一日,夜宿京郊黑龙潭旁的一所旅舍里。

  夜半醒来,蓦然听见从山谷里,传来一阵悠悠不绝的鸣响!声声深沉,都仿佛打击在心上,心,也不能不随之而颤动。这,会是古刹的钟声吗?

  晨起出来散步,问同来的人,都说不曾听见,并说你大约是在做梦罢?但漫步不久,蓦地看见,石坡下的幽深的绿树里,果然伫立一所敕造的明清时的皇家寺院。

  于是,我就走了进去,不想就在寺院门口的台阶前,迎面遇见一个面目清瘦,气质沉静的僧人。稍微寒暄,就与之谈起些佛事来了。他说是从南面来的,是佛教协会邀来作这一间寺院住持的。

  与他的谈话,让我身心皆恍惚,仿佛又回到昔日那种“因过寺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的清闲岁月。

  我对那僧人说,我听到你们寺院里清晨的钟响了。话音未落,一瞬,就见他清亮的眼眸里,闪过一份惊喜。他说,四点钟前,就起来颂经、敲钟。这样早的时辰,正是人家酣梦正浓的时刻。一般人,是很难听得到这样的晨钟的,而你?却听到了,想必是与佛有缘。

  “缘”这个说法,尤其会让我们东方人欢喜的!缘是什么?古今几人能道明?也许,就是那一刹的晨钟暮鼓,幽幽地,又悠悠地,只掠过你一个人的心头,神秘、欢喜而空玄!

不堪睹·最可哀

 

  最不堪目睹的事物,无过于看见:笼中的虎豹;雨后人行道上,被车马、或人足辗踏过的蚯蚓。

  前者让我想起司马迁的话语: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栏阱之中,摇尾而乞食。

    而蚯蚓被民间称为“地龙”,大概是因为它生在土里,神出鬼没,行踪不定。就算是地龙,毕竟也是一条龙呀,只因迷向,误入人道,遂被碾作了尘!

     我眼里世上最可哀的自然风物有:出生即夭亡的人,或动植物,或出生即母亡的人、动植物;从天空陨落永难返的星辰;被劈了一半的葱绿青山;永不能航行于海河的船;再不会有水流过的桥;枯死了的参天大树;被污染的清澈小溪;没有林荫的故园;没有玩伴的童年;干涸的井泉……

扬州甜

  扬州自古就有“烟花三月、十里春风”之美。以至于有人说,就连那里的明月、墓田等都比别处要好,故死活都要“赖”在这里: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唐•徐凝)

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唐•张祜)

  千年前的隋唐,扬州更是举世上心眼里,最最美妙迷人地方。浪漫万千的人,诗意满怀的人,如此生不曾到过扬州便是枉然了!于是,我们知道这个城里,漫游过无数伟大诗人的灵魂与身影,他们是李白、杜牧、骆宾王、张若虚等等,真是教人数也数不请呵。我说不请,今就特请来扬州博友子川一篇好文章《诗歌和一座城市》来述说,述说这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漂染的诗情与画意。
  数年前,我也曾到过扬州,确实见到了一所安闲幽静之城。虽然那些烟华焕彩、人物绝艳的日子,如“明月桥上看神仙、高楼红袖客纷纷、玉人何处教吹箫”的景致都看不到了,但是无需惆怅!因为,昔日的甜蜜,还依旧存留在他们的饭菜里。
  扬州人喜爱在饭菜里加糖添蜜,连面条、包子等早点也都是甜密的,这在北面,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我想,古今人都爱煞扬州,一副心肠日日浸透在那般甜蜜芳菲之地,焉能不教人眷念徘徊,诗意缠绵?

皆行者

   西人莎士比亚曾说,只要有玫瑰的芬芳,何必在乎它是否叫“玫瑰”这个名字。对此,我向来不以为然!关于名,我还是愿意尊奉我们东方圣人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这样的教条儿。
   我以为,人类作为一个个体而言,从古到今,从中到外,从实到虚,若论名字起得最最漂亮的,最最带劲儿的,莫过“孙行者”三字!有此为证,昔年老牌大学清华的国学院曾出试题时,竟以“孙行者”为上联,求下联为对,结果?是难倒了一大片学子!后来有高人对了一个“祖冲之”,才算打了一个漂亮的平手儿。
   我喜欢“孙行者”这个名,绝不是关乎它有这样、或那样的文字游戏趣味,而是喜欢它的“意”。
   不是吗?我们何人不是行者?都在或向生、向死、向美、向真、向善、向丑、向恶、向天堂、向地狱、向永恒、向腐朽、向畜道,或向光明、向黑暗而行!!!
   我们人人都是行者,都在朝着特定的目的奔行而去!或者与它们南辕北辙、渐行渐远,或者与它们越来越近!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不但我们人类是行者,万物皆是行者,时代、光阴、家国等等,无一不在行走,不一不在路上。
   为此,不必心不安、意不宁,更不必生漂泊的迷惘,就做一个老老实实的行者,朝着心中的目标,一路行下去……

 

 

                          载于《知觉》2011年9月刊 总第六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