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国风月 青莲子

标签:
我的中国风月青莲子随笔文化 |
分类: 知觉·随心所欲 |
我的中国风月
□青莲子
落落秋
别岸客帆和雁落,远程霜叶向人飞(罗隐);
相思黄叶落,白露点青苔(李白);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杜牧);
两行客泪愁中落,万树山花雨后残(李涉);
夜雨和愁落,乡山入梦青(张羽);
何如醉里泛铜江,长笛一声吹月落(陆游)。
古寺钟
一年一日,夜宿京郊黑龙潭旁的一所旅舍里。
夜半醒来,蓦然听见从山谷里,传来一阵悠悠不绝的鸣响!声声深沉,都仿佛打击在心上,心,也不能不随之而颤动。这,会是古刹的钟声吗?
晨起出来散步,问同来的人,都说不曾听见,并说你大约是在做梦罢?但漫步不久,蓦地看见,石坡下的幽深的绿树里,果然伫立一所敕造的明清时的皇家寺院。
于是,我就走了进去,不想就在寺院门口的台阶前,迎面遇见一个面目清瘦,气质沉静的僧人。稍微寒暄,就与之谈起些佛事来了。他说是从南面来的,是佛教协会邀来作这一间寺院住持的。
与他的谈话,让我身心皆恍惚,仿佛又回到昔日那种“因过寺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的清闲岁月。
我对那僧人说,我听到你们寺院里清晨的钟响了。话音未落,一瞬,就见他清亮的眼眸里,闪过一份惊喜。他说,四点钟前,就起来颂经、敲钟。这样早的时辰,正是人家酣梦正浓的时刻。一般人,是很难听得到这样的晨钟的,而你?却听到了,想必是与佛有缘。
“缘”这个说法,尤其会让我们东方人欢喜的!缘是什么?古今几人能道明?也许,就是那一刹的晨钟暮鼓,幽幽地,又悠悠地,只掠过你一个人的心头,神秘、欢喜而空玄!
不堪睹·最可哀
最不堪目睹的事物,无过于看见:笼中的虎豹;雨后人行道上,被车马、或人足辗踏过的蚯蚓。
前者让我想起司马迁的话语: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栏阱之中,摇尾而乞食。
扬州甜
扬州自古就有“烟花三月、十里春风”之美。以至于有人说,就连那里的明月、墓田等都比别处要好,故死活都要“赖”在这里: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唐•徐凝)
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唐•张祜)
千年前的隋唐,扬州更是举世上心眼里,最最美妙迷人地方。浪漫万千的人,诗意满怀的人,如此生不曾到过扬州便是枉然了!于是,我们知道这个城里,漫游过无数伟大诗人的灵魂与身影,他们是李白、杜牧、骆宾王、张若虚等等,真是教人数也数不请呵。我说不请,今就特请来扬州博友子川一篇好文章《诗歌和一座城市》来述说,述说这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漂染的诗情与画意。
数年前,我也曾到过扬州,确实见到了一所安闲幽静之城。虽然那些烟华焕彩、人物绝艳的日子,如“明月桥上看神仙、高楼红袖客纷纷、玉人何处教吹箫”的景致都看不到了,但是无需惆怅!因为,昔日的甜蜜,还依旧存留在他们的饭菜里。
扬州人喜爱在饭菜里加糖添蜜,连面条、包子等早点也都是甜密的,这在北面,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我想,古今人都爱煞扬州,一副心肠日日浸透在那般甜蜜芳菲之地,焉能不教人眷念徘徊,诗意缠绵?
皆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