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腊月廿四,是南方传统的小年。北方地区过小年和南方日子不同,多在腊月廿三。过小年,代表着大家辞旧迎新的美好心愿,通常也被视为“忙年”的开始。如今,还能懂得过小年的老传统,都是上了岁数的长辈,或许年轻一辈知道的已经不太多,或者不大关注了。
小年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佳节,也是春节前最后一个最重要的节日。从今天开始,家家户户都少不了的必备活动,就是贴春联、祭财神、糖果粘、扫尘土;还有,开始为过大年做准备,陆续开始置办年货,年味也越来越浓。
“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在古代,过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讲究。说的就是,官家是在腊月二十三,老百姓则是腊月二十四,而生活在水上的人家则要到腊月二十五才能过小年。到了民国,形成了“官三、民四”的说法,就是当官的家里二十三祭灶,一般百姓推迟到二十四。其实,早在宋朝,就有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记载,或许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习俗才是历史最悠久的。
不管是腊月廿三还是腊月廿四,南方和北方过小年,祭灶传统都是一样的,辞旧迎新的愿望也是一致的,并且都是为过大年的准备工作显得特别忙忙碌碌;家家户户都要扫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锅瓢,来个卫生大扫除,干干净净迎新年。有所不同的是,在北方,贴窗花是必不可少的民俗活动,每家每户的窗花寓意着对来年幸福生活的向往;在南方,没有贴窗花的习俗,却有着贴春联的习俗。南方贴春联是非常讲究的,一般是“有神”必贴,“逢门”必贴,“每物”必贴等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