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在网上看到了一篇《“旅行社”已死》的文章,内容提及的,就是一个主题:随着互联网和新度假方式驱动,到底有多少人还在通过旅行社去出门旅行,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移动互联网还不是很发达的社会时期,团队游曾经是那个时代的缩影。旅行社组团出游的方式,曾经成为一段时期国人出门游玩的主要方式,造就了一个蓬勃的旅游市场板块。团队游便捷的方式:也曾经解决了很多游客的首次出行盲点。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旅行社对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也起到了连接的作用,从而推动了景区的繁荣。某著名的5A级景区,在旅游旺季,每年接待的旅游团大小规模的上万个,占所有景区游客来源的80%以上。
旅行社发展的顶峰时期,催生了导游这个在行业内收入及规模都靠前的职业。曾经的导游,可以说和空姐等一类职业一样,一度成为热门职业,很多大学都设有旅游学院这一类专业,许多大中专毕业或者未毕业后考取一张导游证就能开门带客,并且收入颇丰。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自驾游、亲子游、情侣、背包客、团建等在线旅游产品的模式逐步成熟,年轻一代客群占主导地位之后,自由行已经成为当下旅游的主流,很少有年轻人愿意把自己束缚在一个团里被人吆来喝去。
早期的以旅行社主导的一个导游一个司机加几个人、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人的这种旅行团在今天这个社会存在的价值已然逐步减弱。这些年举旗子的少了,举手机自拍杆的多了。举旗子这种方式依旧会存在下去,但是从主流成为附庸,目前仅仅为一些特别的客群服务。团队游的方式也两极分化严重,要么是小型化、高端化的团队,要么是低价游,老年团等。特别是老年团这类客群还需要旅行社的价值存在。不过,旅行社已经不再成为主导旅行方式的核心。近两年局部疫情的反复起伏,主要依靠跨省游、出境游的旅行社遭遇毁灭性打击,特别是国际出入境游基本是归零的状态。
大家都在感叹旅游业残酷的同时,有人说,是疫情杀死了旅行社,其实,还应该是大趋势使然。因为生活方式、度假方式、消费人群的各种因素作用,依靠团队游的旅行社正在在失去这块阵地。在这种背景下,旅行社和导游这个产物,以及与其相关的上下游产业链,已正在逐步退出历史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