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节气秋风起,燥邪为盛,最易伤人肺阴。民俗中,有一句“补药一堆不如秋天养肺”。在古人眼里,很多白色食物都属于润肺滋阴的佳品,尤其具有“山珍之花”美誉的竹荪,风味鲜美冠于诸菌,秋天吃竹荪,养生正当时,可以达到生津润肺、补益肺气之功效。
竹荪又名竹笙、竹菌、竹参、网纱菇等,被人们称之为“真菌之花”,是一种寄生于枯竹根部的隐花菌类,其基部菌索与枯死竹根相连。当孢子萌发形成菌丝后,菌丝通过分解枯竹内的有机物质获取营养,进入生长发育阶段,一般在农历六到九月份为生长旺季,子实体呈灰白色,内层被坚韧肉质所包裹。待其子实体成熟后,内层会裂开,菌柄将菌盖顶出,菌柄呈白色。裙盖下被白色网状菌幕覆盖,形如一层网状。
竹荪有着“菌中皇后”的美称,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天然保健食品,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钙、磷、钾、镁、铁等多种微量元素,还含有丰富的均匀多糖和非均匀多糖以及膳食纤维、D-半乳糖、D-甘露醇、木糖、葡萄糖等,具有抗氧化、抗炎、抑菌等生物活性,营养价值非常高,香味浓郁,滋味鲜美,竹荪的有效成分可补充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提高机体的免疫抗病能力。中医认为,竹荪味甘、微苦,性凉,归肺、肝经,具有补气养阴,润肺止咳,清热利湿的功效。
“山珍之花”竹荪的烹饪,与“海鲜极品”的干贝十分搭配。干贝又称瑶柱,是扇贝的干制品,其鲜品俗称带子,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钙、钾、铁、镁、硒等营养元素,还含有丰富的谷氨酸钠,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素有“海鲜极品”的美誉。中医认为,干贝性味甘咸平,具有滋阴补肾、和胃调中的功效。
这道靓汤的烹调,先将鸡肉炖煮,取其汤,用勺子舀去上层的油脂;再取竹荪15克、干贝100克,将竹荪用清水泡半小时,洗净,剪成一寸左右,把干贝洗净,也泡浸半个小时;接着把竹荪、干贝连同浸泡干贝的汤水和鸡汤一起倒入炖盅内,炖煮一个小时左右,什么调料都不用下,盛出来,就是一碗鲜美可口的著名汤品,俗称“竹中之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