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五一假期的第二天,上午随同熙熙攘攘的游园人流,走进了中山公园。在雄伟壮观、古色古香的大牌楼东侧,走进了这座承载着几代汕头人记忆的梅花岩,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假山,
梅花岩假山座落于月眉河和玉鉴湖之间,高4层,占地1700平方米,每层布局均不相同,有着形态各异的山洞,宛如一块巨大的陨石,被能工巧匠雕刻镂空,把奇山溶洞巧妙地加以浓缩,融山水园林于一体。其间还建有弈亭、梅亭、叙方亭、得月亭、月眉亭、七贤亭、摘星亭等七座小亭,给韩江上的绿岛增添了神秘色彩,不愧为是一座凝聚着人工智慧的艺术品。
假山的底层,怪石嶙峋,曲径通幽,洞中有洞,不同方向筑有8条初级阶梯、4条石梯盘旋而上。南边有亭有湖,西边蜡石与海石错落,北边两座小亭在山石丛中相邻而立。山洞内靠南的石阶前,一块天然的蜡石酷似刚挺的阳元石。阳元石的左边有一个名闻遐迩的朝洞,洞中至今还保留了一幅10平方米展现汕头二三十年代繁荣景象的彩色浮雕壁画“汕头商埠图”,雕塑手法采用的是造诣颇深的水泥浮雕,加上矿彩而成,基本与我国著名的敦煌壁画相一致,堪称为“汕头的敦煌壁画”。这幅浮雕壁画于2005年在修缮假山时发现,近几年又描摹一新。浮雕环绕朝曦洞口石壁,色彩斑斓、栩栩如生,可清晰地辨认出当时的领事馆、教堂、海关、百货大楼、铁路、码头等,礐石海波澜不兴,商船穿梭,一派繁忙景象,浓缩了20世纪30年代汕头这座当年国内开埠最早时期港口城市繁盛一时的景致。
沿着弯曲的石梯拾级而上,走进迷宫般的第二层,这个大山洞里,有一似炕的大石床,洞内四壁,皆是形状奇异的大小岩石窗口,像是洞穴无数。登上第三层,见到的假山又是另一番情趣,钟乳造型的石屏风围成一个雅致房间,房间里还有漂亮光洁的石床和石桌椅。靠侧登上假山顶,这里很少见到下面的蜡石和海石,都是人工用水泥砌成的假山石,中间是一座揉合了中国式和东南亚风格的亭子。
站在假山顶处举目眺望,整个公园的景色几乎一览无遗,最为显眼的是碧波荡漾的玉鉴湖。玉鉴湖总面积6公顷多,占全园面积近三分之一。1934年动工浚湖时,浚湖堆山,分别垒成了龟山、蛇山等5个小岛,并建成九曲桥、碧波桥、展虹桥、红桥、槐荫桥、玉带桥、浣花桥、丁水桥等8座大小造型各异的桥梁,桥梁跨水连丘,小岛丘连水绕,湖边绕杨垂柳,芳草茵茵,繁花锦簇,满目青葱,格外清新,汇成湖山风采多姿的布局。
目前全球共有75座中山公园,这些中山公园,大部分都成立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并且都位于城市的中心。被誉为中国四大人工公园之一的汕头中山公园,是粤东地区建园历史最早、规模最大、具有深厚历史和人文内涵的综合性公园。浏览过国内各地风光名胜的人都知道,在全国很多城市的公园中,几乎极少见到像汕头的假山这样的大型人工建筑。不管是宫廷建筑荟萃的北京,风光秀丽的西南,还是以民间园林著称的江浙,几乎没有一座假山能与之媲美。故宫御花园里的假山,奇峻之中,规模也没有梅花岩般大;苏州园林里的假山,秀美之中,仍缺乏梅花岩的那种宏大,那种险峻、深幽和奇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