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曾有一部风靡日本三岛的电影叫《死亡饯别》,影片的女主人公是一位新婚燕尔的女子,在她和丈夫度蜜月的时候,他的丈夫成了一名日本士兵,这位妻子为了消除丈夫的顾虑,在丈夫出征前夕自刎在了丈夫面前。
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并非瞎编,而是有其真人实事。故事的原型就叫井上千代子,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年仅21岁的井上千代子是侵华日军大阪步兵第37连队井上清一的新婚妻子。她死前还曾留下一封遗书:“我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喜悦。如果让我说为什么而喜悦,那就是能在明天丈夫出征前先怀着喜悦的心情离开这个世界,让他从此后不要对我有一丝的牵挂。”
千代子“效忠天皇”的自杀件事在当时的报纸、杂志上广为宣传,一时成了举国皆知的爱国烈妇典型,皇后还亲临“昭和烈女”井上千代子的“遗德显彰会”。原本是井上清一和千代子媒人的44岁大阪主妇安田夫人以此“御国之行为”为契机,组织成立了“大日本国防妇人会”,呼吁全国的妇女走出厨房,走出家庭,奋起保卫国家。
这个“大日本国防妇人会”伴随着日本侵略扩大化而急速发展起来。会员数急剧扩大,一年后发展到10多万,两年后发展到60万。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会员数由卢沟桥事变开始前的458万人,发展到接近1000万人,成为一个规模极其庞大的妇女组织。
这些成为国防妇人会会员的女人,为战争而疯狂的程度发展到令人不可思议:有人为了鼓舞士兵的战斗意志,突击嫁给了出征的战士;有人为了奉献国家,加入了女子挺身队,走上前线以身体慰藉作战的士兵;还有不少人加入到军训的队伍当中,随时准备为国献身;更多的是加入到大后方的生产当中,为了不让前线军火短缺,不顾白天黑夜疯狂的三班倒不断的生产。她们内心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让所有的日本男人都效忠于大帝国,更好的奔赴战场,为帝国的事业鞠躬竭力。
大日本国防妇人会会员中,最为骇人听闻的就是女子挺身队。这些女子挺身队队员都是年轻的日本女人,她们主动献身,去做慰安妇,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军国之妻”。这个极度疯狂的女子叫中村英子。她的丈夫是日本第11军106师团的军官。这支部队的主力在进攻九江时被中国军队歼灭一半以上,中村英子的丈夫就在被歼灭的名单之中。对于一个家庭主妇来说,丈夫的离世是令人悲伤的,然而中村英子并没有悲伤,反而化悲伤为脑残,找到日本军部,请求让自己和女儿一起去前线慰藉日本军人,为日本圣战献身。中村英子如愿以偿,当上了前线慰安妇,还颇为自豪。日本军官对她的行为赞赏有加,称她为“军国之妻”,并大力宣传这种献身精神。正是在这种狂热精神的刺激下,许多日本女子自愿参与了慰安妇团。
在整个国家陷入疯狂战争氛围的时代里,原本在社会中承担妻子、母亲、女儿温情角色的日本女人,那些年轻的自愿成为慰安妇,想为国家献身;那些老幼不能上战场的人,除了捐钱捐物,用实际行动支援天皇出征,整个精神状态也都处于极度疯狂之中。参加过南京大屠杀的日本侵华老兵东史郎,在其出版的日记中,这样描述与母亲告别的场景一一母亲说:“这是一次千金难买的出征,你高高兴兴地去吧!如果不幸被支那兵抓住的话,你就剖腹自杀!因为我有三个儿子,死你一个没有关系……”老兵东史郎的生母就是这样笑着和他告别,谈话冷静,并鼓励他毅然赴死。
从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到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把美国拉进二战的泥潭,再到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纵观二战期间日本这段历史,整个社一直都是十分疯狂的形象。这种疯狂,不仅表现在日本男人身上,甚至于连日本女人疯狂程度,时至今日仍然让人不敢置信:这就是二战时候的日本女人,愚昧至极,疯狂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