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岸线漫长的潮汕,许多人都喜欢吃海螺。海螺产于沿海浅海海底,螺肉丰腴细腻,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蛋、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高钙质的天然动物性保健食品,素有“盘中明珠”的美誉。
市场上常见的海螺,有潮汕人俗称晡螺的响螺、俗称角螺的蝾螺、俗称内螺的花螺,还有大黄螺、辣螺、棘螺、香螺、钉螺等等,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花螺。花螺又称东风螺,市面上见到的大多是方斑东风螺,肉质鲜美、酥脆爽口,近年来在南粤及琼岛己形成大规模养殖,是当今最有开发前景的海产养殖良种之一,也是市场上十分畅销的优质海产贝类。
这种不起眼的贝类,背上一个重重的壳,小小的眼睛,短短的触角,缓慢爬行,探头摇脑,样子像蜗牛,是一种昼伏夜出的生物。人们或许以为,它们也像蜗牛一样胆小。其实,花螺是海洋中为数不多的食肉性贝类。它们个子虽小,生性却十分凶残,每当闻到猎物味道时,就会迅速靠近。捕食时,爬上猎物上方后,随即伸出藏在头部下方口器中的吻管,探入食物体内,吮吸其肉质。花螺吃东西很猛,养殖池子里上万只花螺,一天就能吃掉500多斤鱼,所有的鱼肉都被吃得一干二净,只剩下骷髅和骨骼。它们只吃鱼肉,人工合成的饲料和虫子都一概不闻。令人不可置信的是,横行霸道的螃蟹,在仿似蜗牛的花螺跟前,居然连一点点招架的功夫都没有,枉为高举双钳,终究成了花螺的囊中之物。当诺大的一只螃蟹被花螺榨干之后,整个骨架还完好无损的摆在那儿,外观上根本看不出它已经灵魂出窍。
花螺肉质爽脆、鲜美可口,具有促进食欲的功效;营养成分也很高,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还能为身体补充丰富的微量元素。中医认为,花螺味甘、性凉,具有润肺补肾的作用,适合肺肾阴虚的人群食用,有滋阴明目、益精润脏、软坚化痰之功效。
花螺食用的方式有很多,爆炒及做汤都是不错的选择。在潮汕,不管是酒楼餐馆还是普罗大众,烹饪花螺的方式通常只有白灼一种。白灼是潮汕人处理海鲜常用的烹饪技法之一,烹调时清水中不加任何调料,操作方法非常简单,将清水烧至冒蟹目泡时,把洗净的花螺全部倾入,水沸时即用网筛勺捞出。上桌时,一手拿花螺一手执牙签,顺势挑出螺肉,蘸酱食用,嚼起来韧中带脆,别有一番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