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时衙役居然热衷于押送发配的女囚犯

(2020-03-18 11:52:41)

古时衙役居然热衷于押送发配的女囚犯

近几年在观看清宫剧时,常常见到皇帝龙颜大怒后会说出这种话,“发配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宁古塔是清代统治东北的边疆重镇,也是满族人的发源地,气候恶劣,人烟荒芜,到处都是沼泽森林和野兽;披甲人,顾名思义,就是披着铠甲之人。把犯人发给“披甲人”为奴,就是让他们去服侍这些军人。

在帝王时代,如果有哪些朝廷官员惹怒了皇帝,就会被满门抄斩,家里所有的女眷也都会成为囚犯,被流放到诸如此类荒芜的边疆地方。女囚被发配后,除了要忍受边疆凄苦的环境和大白天服务士兵的日常生活,晚上还要满足如狼似虎的士兵的私密服务,做出难以启齿的事情。

流放是我国古代法律制度中的一种刑罚,是将罪犯放逐到边远地区进行的一种惩罚,也叫做发配、刺配或充军。这种刑罚在我国起源很早,并且沿用历史悠久,从远古出现到清末被废除,历经几千年。尽管被发配到千里之外的边远地区,相比五马分尸、老虎凳、凌迟处死等酷刑,流放算是比较仁慈的了。

清朝的雍正时期,年羹尧被雍正赐死之后,他的次子年富也被雍正所杀,其他年龄超过15岁的子女全部被发配边疆。跟随年羹尧的那些大臣,基本上也都受到了牵连。邹鲁和汪景祺被雍正下旨处死后,他们的家眷都遭到了流放。一般来说,古代发配犯人时都会有两名衙役负责押送。这些衙役要跟随犯人步行几千里或者搭乘囚车,押送完后还要返回,如此遥远的距离,在现代人看来是一件非常折腾的事。可是,在当时却有许多衙役争抢着要去押送,特别是发配朝廷犯官的女眷时,这种机会更是难得。

古代被发配的女囚,背景大都非同一般,之前要么是诰命夫人,要么就是官家小姐,她们平时养尊处优,一朝被朝廷下旨流放,绝对是一种非常严厉的惩罚。在受到牵连之后,尽管多半被抄家,殷实的家底所剩无几,仍然不得不想尽办法打点一下,让衙役多多担待。况且,那些犯官们生前会有一些门生故旧,这些人通常都会念一点旧情,生怕犯官的家眷身体娇贵不能受苦,通常会给负责押送的衙役送些银钱,并且还会安排马车供他们使用。过去的道路都是驿道,长途跋涉,押送途中少不了穷山恶水、艰难险阻,身为阶下囚的女囚犯,身上带着枷锁,行动不便,痛苦难当,在身边的衙役,只要不是恣意欺凌,自然感恩不尽;那些年轻貌美的女囚犯,一路唯恐遭遇意外侵犯,还会把押送的衙役当成保嫖,即使衙役行为有些过分,她们出于本能,也会懂得容忍,不敢抗争。

在现代人眼里,可能觉得古时的衙役恃势凌人,很威风,实际上并非如此。在古代,衙役的地位非常低,不仅工作十分辛苦,俸禄又很低,有时候可能还有生命危险。在古代官场上,他们只是垫底的角色。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押送女囚流放的差事,相比在衙门的苦差,确实是一件美差。况且在押送的途中,女囚一切都会听任衙役安排,对于衙役来说,自是悠闲自在,甚至还可沾花惹草,一路上的辛苦自然不算什么,即便是跋山涉水,来回数千里,也会抢着做。曾经有衙役还与女囚勾搭上了,肆意将同行的另一衙役杀死,双双逃逸,过起了归隐山林的生活。

古时衙役居然热衷于押送发配的女囚犯

古时衙役居然热衷于押送发配的女囚犯

古时衙役居然热衷于押送发配的女囚犯

古时衙役居然热衷于押送发配的女囚犯

古时衙役居然热衷于押送发配的女囚犯

古时衙役居然热衷于押送发配的女囚犯

古时衙役居然热衷于押送发配的女囚犯

古时衙役居然热衷于押送发配的女囚犯

古时衙役居然热衷于押送发配的女囚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