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人居然忌惮与黄花闺女圆房

(2020-03-17 21:00:37)

古人居然忌惮与黄花闺女圆房

在我国古代,人们通常会将待字闺中的未婚女子譬为“黄花闺女”,某些地方的农村则俗称为黄毛丫头。古人贞节观念根深蒂固,女子出嫁前必须是处子之身。黄花闺女这个词,代表着还没有出阁的处子女性,是一种纯洁的象征。

在男权社会的古代,最重视女子的贞操,女子最重视的也是自己的贞洁。如果女子在出嫁前不是“黄花闺女”,尚未成亲的男方可以直接收回聘礼,成亲后的男方有权休掉妻子,或者将其贬为妾或婢。被夫家休掉的女子回到娘家后,娘家人会因此遭受到人们的白眼和恶言。因而大多数黄花闺女都整天待在深闺之中,很少出门,更难有机会与陌生男子接触,甚至有的女子与人定亲了,及至圆房之前,双方都还没有机会见过面。

其实,古人最早并没有“黄花闺女”这种处子情结,而是南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理论后,风气开始转变。在此之前南方稻作地区,尤其是一些少数民族部落,有着一种让人颇为诧异的怪俗,男人视破坏女子童贞为最大禁忌,从内心深处忌惮与“黄花闺女”圆房,“只与黄花闺女谈情,不与黄花闺女洞房”。

古代男人害怕和黄花闺女圆房,主要是与原始的巫傩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古代的南方,稻作文明充满着浓郁的巫傩文化色彩。每当新禾成熟后,原始部族里的人们不敢先吃,必定用“头生禾”献祭农神,以表示对农神的虔诚崇拜,同时也祈求农神能保佑来年的丰收。这一风俗后来又延伸为让人难以想象的“杀长子祭神灵”。崇巫尚傩的人们,对意象中的神灵顶礼膜拜,认为只有用长子祭祀神灵,搏得神灵的欢心与青睐,神灵才能赐予更多的儿女。古籍上称这一残忍的怪俗为“杀长子以宜弟”。

正是在这种蒙昧意识支配下,古人便深信女子的童贞只有神灵才能享用,擅自破坏女子童贞是件非常不吉利的事,很可能会遭受神灵的责罚。于是,与“黄花闺女”圆房便成为一种忌惮,男子只愿与“黄花闺女”谈情说爱,却不愿与“黄花闺女”圆房。迎娶新娘后,给新娘子“开苞”的神圣使命,只能由代表神灵的巫觋、部落首领、酋长或土司王行使,从而让这些疑似“神灵”享有“洞房花烛”的初夜权。这一原始社会沿袭下来的蒙昧怪俗,直至近代,在南方某些少数民族地区仍有残存。

古人居然忌惮与黄花闺女圆房

古人居然忌惮与黄花闺女圆房

古人居然忌惮与黄花闺女圆房

古人居然忌惮与黄花闺女圆房

古人居然忌惮与黄花闺女圆房

古人居然忌惮与黄花闺女圆房

古人居然忌惮与黄花闺女圆房

古人居然忌惮与黄花闺女圆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