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一帆在汕头
一帆在汕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6,223
  • 关注人气:42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飞龙在天,行云布雨一一写在端午龙舟水发威之时

(2019-06-03 14:50:58)
飞龙在天,行云布雨一一写在端午龙舟水发威之时飞龙在天,行云布雨一一写在端午龙舟水发威之时

       昨天的天气预报,说是暴雨到大暴雨,结果雨都下到别处去了。昨晚的电视新闻,南粤好几个地方都是暴雨成灾,水浸街,唯独汕头是个阴转多云。今天一大早,太阳透过厚薄不一的云层,曾经给人一片灿烂的感觉。没多久,黑压压的乌云便笼罩了大半边天,造就了一个“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景观。

       刚刚放下饭碗,窗外突然变得乌云翻滚。一会儿,一颗颗豆粒大的雨点“吧嗒吧嗒”落了下来。雨点落在窗台的雨棚上,发出像鞭炮一样噼里啪啦的响声。随着窗外那株白兰的树梢激烈晃动,知道一场滂沱大雨马上就要来临了。果然不出所料,雨点变成了雨丝,雨丝变成了雨帘,刹那间,雨帘演绎成了瓢泼大雨,铺天盖地倾盆而下。

      伴随着开始肆虐起来的滂沱大雨,沉闷的雷声在厚厚的云层里隆隆地滚动着,好像被那密密的乌云紧紧地扼住挣扎不出来似的。远处的天空里,闪电在闪烁着,东一下,西一下,发出耀眼的白光,照亮了昏暗的天空。忽然间,一道紫光铺天盖地而来,那光掠过,只见一条闪闪的巨龙,急速穿行于重重叠叠的阴云之中,张开大嘴一声巨啸,耳朵还没来得及捂,一声炸起,瞬时间已经震耳欲聋。

       恰巧是小孩上学、大人上班的时候,马路上不仅堵起了长长的车龙,还绽放出一朵朵绚丽的伞花,红的、黄的、蓝的、绿的,五颜六色,漂亮极了。电光一闪,又一声炸雷骇人。飘泼似的大雨毫不留情的从天际间打下来,尽管都有撑伞,不少人还是连忙向有“五脚砌”的地方跑上去。密密匝匝的雨点甩落在地上,溅起一朵朵水花。街道上开始积水了,一辆辆轿车开过,犁出了一道道飞溅的水花。

      早上汕头中心城区出现的这种天象,就是古代经典《易·乾》爻辞中对“龙”的阐发的“飞龙在天,龙德显扬,行云布雨”。

       距离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没几天了,注意到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觉得入夏以来的天气有点儿怪。整个中国,江南东部、华南大部及至台湾、海南都有暴雨到大暴雨;相反,华北、黄淮、陕西及新疆的大半个中国,却陆续出现35~40的高温天气。民间把这种在端午节前后持续不断的强降雨称之为“龙舟水”,又叫做龙降水。我国古代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时空观。上古时代的人们就观察到,苍龙七宿的出没周期与一年农时周期相一致。仲春时,苍龙七宿的角宿出现在地平线上,即为“龙抬头”;仲夏端午时,苍龙七宿升至正南中天,即为“飞龙在天”,此时既得中又得正,处在大吉之位,于是龙德显扬,行云布雨。

       这种飞龙在天、行云布雨的天气,从现代气象学来说,就是华南地区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这种自然现象与南海冬夏季风的交替密切相关。5月中旬爆发南海夏季风,来自热带海洋的暖湿气流势力不断加强,岭南气温逐渐升高,天气转热,但冷空气并未向北撤退,冷暖空气交汇造成锋面降水,因此、出现大面积集中的降雨,从而导致了“龙舟水”的产生。当龙舟水降临时,江河水位迅速上涨,为扒龙舟提供了良好的场地条件,也就使得一年一度端午前后的降雨得名“龙舟水”。

       受厄尔尼诺事件和南海季风偏强共同影响,今年龙舟水正常略偏重,汛期降水前多后少,时空分布不均,而且较往年具有持续时间更长、累积雨量更大、影响面积更广的特点。据地方气象部门分析,在5月20日至6月20日的龙舟水期间,我市共有4次强降雨的过程。

飞龙在天,行云布雨一一写在端午龙舟水发威之时

飞龙在天,行云布雨一一写在端午龙舟水发威之时

飞龙在天,行云布雨一一写在端午龙舟水发威之时

飞龙在天,行云布雨一一写在端午龙舟水发威之时

飞龙在天,行云布雨一一写在端午龙舟水发威之时

飞龙在天,行云布雨一一写在端午龙舟水发威之时

飞龙在天,行云布雨一一写在端午龙舟水发威之时

飞龙在天,行云布雨一一写在端午龙舟水发威之时

飞龙在天,行云布雨一一写在端午龙舟水发威之时

飞龙在天,行云布雨一一写在端午龙舟水发威之时

飞龙在天,行云布雨一一写在端午龙舟水发威之时

飞龙在天,行云布雨一一写在端午龙舟水发威之时

飞龙在天,行云布雨一一写在端午龙舟水发威之时

飞龙在天,行云布雨一一写在端午龙舟水发威之时

飞龙在天,行云布雨一一写在端午龙舟水发威之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