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住在中心城区东部一幢多层公寓的六楼上,这几幢龙湖区政府公寓的幢距很宽,楼下原来是两片宽阔的花圃,过去乔灌木并栽,红花绿草并茂,酷似一个大花园。后来花圃改成阔埕,仅留下了一株株茂密的芒果树和一株白兰。这株数丈高的白兰,高高的主干直伸楼宇,阔伞形树冠广展空间,绿意盎然的侧枝有些已傍近我家的窗口。
现在这个时候,正是白兰开花时节。整个树冠上,绿叶腋间开出了一朵朵炬状小花,花如白玉,香气怡人。一阵清风吹拂,香飘四溢,连坐在厅堂里也闻到香味了,令人神清气爽。记得小时候,每逢白兰花开的季节,大人都会用竹竿绑上铁钩,在白兰树上钩一些白兰花回家,有些就直接夹在耳朵上,有些放在茶叶缸中,有些则放在瓷碟当中再加点水,霎时间,白兰花的幽香就会充满整个家。
俗话说,十年树木。这抹落落大方的白兰树至今已经26年了。上世纪90年代初期,刚刚从新老市区交界的房管厝迁到这个新住宅小区时,楼下花圃间栽了许多朱槿和被当成绿篱的九里香。朱槿就是古书中常常提到的扶桑,每毎开出一朵朵大红花,被称为中国蔷薇,煞是喜人。不知乍的,在我家车库门前的那株朱槿竟然栽植不久便夭折了。见到花穴上枯萎的株干,心里很不是滋味。当时常有花贩前来摆摊。在花摊前挑了许久,才买下了一盆这种经典的花木品种,它原本是供盆栽的,在诸多花卉中颇有气质,花期一开就是180天,花香比桂花好闻多了,很受人们喜爱。
白兰花地栽,从来就不曾管它,既没浇水也没施肥,却见它茁壮成长,年年陡增。笔直的株干虽没红棉粗壮,却十分柔韧,历经好几场台风,只见折弯了腰重又挺直,从不曾被摧残。从当初的两三尺长成了六七楼高。一年四季蓊蓊郁郁,十分遮阴挡阳。曾经赏读过唐诗“晨夕目赏白玉兰,暮年老区乃春时”。其中的“区”同“妪”,也就是泛指女人。诗的意思是,倘若女人天天赏视玉兰,嗅着玉兰浓郁的芳香,人便可留驻岁月,永葆童心,永著青春。这或许是读过与白兰有点儿关联的唐诗。真正赋有《白兰花》的,应是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熏风破晓碧莲苔,花意犹低白玉颜。一粲不曾容易发,清香何自遍人间。”白兰虽与白玉兰相仿,花语也是纯洁的爱、真挚,却不是白玉兰。花比白玉兰小了许多,开花时节比白玉兰晚了许多,不过,开花时却比白玉兰更香浓,香气甜润似桂花,与含笑花缘很相近,上世纪50年代年代经典电影巜神秘的旅伴》挿曲巜缅桂花开十里香》中的缅桂花就是这种白兰花。
这种冰清玉洁、芬芳馥郁的白兰花原产印度尼西亚爪哇,是厄瓜多尔的国花。据考证,白兰在岭南的种植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唐代。由于种植简单,成花美丽,不仅是著名的庭园观赏树种,多栽为行道树,而且不少民居都会种植。在上世纪未,还被佛山市民评为市树和市花。目前,佛山市仅禅城区栽植的白兰就超过4000棵,宝南路、智慧路及其东延线等还成了“白兰路”。
白兰虽不娇气,却有自己独特的脾性。它喜欢温暖湿润、通风良好的环境,既要有充分的日照,又怕寒冷忌潮湿,既不喜荫蔽又不耐日灼。这样的环境要求,成了人们检验家居风水优劣的标志。凡是白兰花长得花繁叶茂的地方,这里的风水肯定就好。换句话说,白兰的生长状态体现了生活小区的居住环境,换上阳台盆栽,不仅可以净化空气、香化居室、美化环境,还体现了主人的住宅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