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在都市的公园里、花圃中,在农村的田间地头、河溪沟渠旁,在山野的万绿丛间,只要有美人蕉的地方,就是一个热闹的世界。已是秋分时节,那美人蕉,一把把伫伫玉立的茎干,舒展着俊俏的叶子,成串的花蕊遮遮掩掩张开朱唇,鲜艳的花朵羞羞答答露出容色清丽的笑靥,红色的娇美,黄色的娇艳,橙色的娇媚,无拘无束,悠然自在,颇有一股粲然生光的灵气。
美人蕉的茎是紫色的,绿色的叶子十分宽大,一层一层地交错着,顺着主干盘旋而上,蕉颈的顶端是红红的或黄黄的花蕾或花朵,把整个身姿打扮得非常时尚,显得格外雅观。花蕾的形状和大小像一只只展翅的天堂鸟。花朵的花瓣很大,红花的花蕾是紫红色,快要露出花瓣的地方泛黄;黄花的花蕾是淡黄色,快要露出花瓣的地方泛白。绽放时,有的低头沉思,有的举头张望;有的低目浅吟,有的扬眉高唱。轻风拂过,花儿随同枝叶一起随风摇曳,舞姿或飘逸舒展,或曼窕轻舞,非常随意,十分惹眼,远看像一把把熊熊燃烧的火炬,近看像村姑头上的蝴蝶结;风轻轻吹过,那红红火火的花儿,几分姿色,几分羞怯,有的用厚厚的绿叶遮脸,好久不肯露出娇美的笑靥;有的翩翩起舞,舞姿令人陶醉。
美人蕉,又名红蕉、矮美人,花朵硕大,色泽鲜艳。这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美洲、印度、马来半岛等热带地区,引入我国经人工引种栽培后,大江南北海拔800米的地区均可野地生长。这种极为普通的草本花卉,在百花丛中,几乎排不上名次。但是,她们不择环境,不论四季,只要土壤湿润,落地生根便四季开花,枝叶从不轻易枯萎。在炎热的夏天,即使烈日暴晒,仍然一派欣欣向荣,让人感受到它强烈的存在意志;在凛冽的冬天,她依然如火如荼,给人有种如春暖般的感觉;无论春夏秋冬,都能看到她那旺盛生长,丰姿绰约的容颜。她虽然没有玫瑰那么炫酷,没有桂花那么幽芳,没有牡丹那么雍容华贵,不知是哪一位对花颇有研究的人,竟给了她存意深远的花语,寓示美好的未来。
美人蕉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俗,却不是俗人给起的,它来自晚唐一位叫做罗隐的诗人。在唐以前,人们把这种花叫做红蕉,直到罗隐那首“芭蕉叶叶扬瑶空,丹萼高攀映日红。一似美人春睡起,绛唇翠袖舞东风。”诗出来后,美人蕉这个名字才渐渐传开来。美人蕉在我国种植的历史悠久,描写它的诗词也非常之多。同样是唐代,诗人李绅有《红蕉花》诗:“红蕉花样炎方识,瘴水溪边色更深。叶满丛深殷似火,不惟烧眼更烧心。”同样是唐代,诗人徐凝亦有《红蕉》诗曰:“红蕉曾到岭南看,校小芭蕉几一般。差是斜刀剪红绢,卷来开去叶中安。”明代诗人皇甫汸的《题美人蕉》,却有“带雨红妆湿,迎风翠袖翻。欲知心不卷,迟暮独无言。”用我们现在的白话说,就是:带雨的花儿像美人被打湿的红衫,迎风的叶子如美人的翠袖飘舞翩翩。想问她惠质的心儿为何总不收卷,原来是美人迟暮而幽怨无言。诗人皇甫汸用拟人的手法,把美人蕉当作一个红妆翠袖的丽人来描写,将美人蕉的形状、姿色、神韵、心态都活灵活现地描摹了出来。
传说中,美人蕉是佛陀脚趾流出的血化成的。当佛陀的血被大地吸收后,血地上就长出了鲜红的美人蕉。这种美貌的花草,出身并不高贵,生长的土层也并不一定深厚,一根独茎努力向上,绝无旁逸斜出,即使不为人惹眼,也能绽放出令人羡慕的美丽花朵,如火如荼的开放得热热闹闹。如果说,这带着佛的灵性的花儿,有什么与众不同的个性,就是她凭借“美好的未来”的信念,始终相信,凭借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追求与梦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