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品尝江东的全笋宴

(2018-06-12 17:39:57)
标签:

杂谈

品尝江东的全笋宴


       端午节临近,岭南地区进入了夏季多雨时节。这个时节的竹笋,吸天露而水分肥厚,肉嫩丝少,美味最当时。市场里,一个个又胖又嫩的竹笋接踵出现在菜摊上。在潮汕,竹笋这种清香鲜美、质地鲜嫩的食物,正是最时宜的鲜蔬,俗语中,就有“四月杨梅五月笋”的说法。五月上市的竹笋,既嫩且甜,不论煮汤炒煎,老辈人都直呼“甜过鸡肉”。

       在潮汕地区,盛产竹笋的,要数揭阳市的埔田镇和潮州市的江东镇。今天上午,我们几人在汕头市区自驾车上路,沿着护堤路一直走到东凤镇东二村邻近的东凤渡,将小车停在韩江西侧大堤上,然后乘坐渡轮,上岸后徒步前往,就是专门为了品尝一顿美味的竹笋全宴。

       江东镇位于潮州市潮安区东南端,处于韩江下游,四面环水,为江上绿洲,早时以“鱼米之乡”著称,如今以产竹笋出名。这里种笋的村不少,种植面积最大的蓬洞村有近1000亩,竹笋种植多达200多户,还有柚杭、肖厝等村也种笋。一亩笋林,亩产就可达1000多斤。这里出产的麻竹,径大株高叶宽;出产的竹笋,以肉质细嫩,松脆爽口,味道清甜而著称。笋农经常要巡视竹林,见到刚长出来的新笋,必须给它盖上泥土,这样才能长得好、笋头大,肉质鲜嫩、没有苦味。每天凌晨,就要到竹林里挖竹笋,并及时把竹笋运到镇里的集市销售。每天凌晨3时许,镇里集市就开市了,非常热闹。不久前,有人刚吃过一个7斤半重的肥嫩竹笋,当然还有更大的。大家都知道,竹笋最好是现挖现吃,出土一个小时内食用最佳。我们在市面上买到的竹笋,通常都会超过12小时,甜质水分过度流失,笋的鲜活美味自然大打折扣。这正是我们专程跑一趟数十里远,尝一次笋鲜的原因。

      潮汕人都知道煮竹笋的窍门。首先,要把竹笋切成丝或者块,然后和冷水一起下锅,盖实锅盖,用大火煮至滚开几分钟后笋熟透就可以关掉火。在煮的过程中不能打开锅盖,如果半途打开锅盖或担心里面的汤滚出锅而把火打小,都会使竹笋变苦。竹笋可做汤,也可烧菜,能做出许多美味佳肴。时下在潮汕的餐馆酒楼、小食摊档,各种各样吃笋的方法让人回味无穷。名不虚传的竹笋宴,有鸡汤煮笋块、竹笋焖鸭、竹笋炒粿条、炒笋衣笋尖、炒笋丝、笋丝汤、竹笋炒饭、笋粿、竹笋猪肠汤等等,至少有10来道菜。竹笋属鲜嫩食品,味道比较清淡,潮汕人烹煮竹笋,在调味上下了不少小工夫:老鸭和笋是地道的绝配,竹笋在焖制过程,将鸭肉的汁水吸入组织,使得原本清素的笋块有了荤味,脆口之余,是层层波开的鲜甜和厚爽;炒笋丝时,在笋馅里加点香菇、翅脯等,一淡一浓,味道竟十分相融,能吃出清而不淡,浓而不腻的感觉;笋粒炒饭的加工方式也和其他的炒饭不同,炒饭的米是通过浸制蒸熟的,吃起来不似扬州炒饭那般米粒剔透,更像旧时家常,还带有点粉糯的口感;笋粿是一种很出名的潮汕传统美食,用大米粉做粿皮,用笋粒、虾米、香菇丁和猪肉末为粿馅,用料高档昂贵;菜仔酸猪大肠是笋宴中最难忘的一道菜,店家用萝卜苗经自然发酵特制的古方菜仔酸汤,味道稍微有点儿酸,解暑解腻,促进食欲,绝对是夏日人气最高的一款佳肴;这样的一盘盘、一碗碗笋肴,既保留了竹笋最原始的鲜甜,又去除了竹笋固有的苦涩,那种味道,吃了一口之后,就会发现,手中的筷子根本停不下来。

      喜欢吃竹笋的人,就是喜欢竹笋的鲜甜。来江东这里吃全笋宴,不仅是天然、新鲜,还有身处其中,别有一番悠闲田园风情的野趣。而且,竹笋不仅美味,还有着鲜为人知的功效。竹笋含有大量纤维素,不仅能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消积食、防便秘,还是肥胖者减肥的好食品。此外,竹笋中含有的钾元素,可令体内多余的钠元素排释出来,对预防高血压也有功效。

品尝江东的全笋宴

品尝江东的全笋宴

品尝江东的全笋宴

品尝江东的全笋宴

品尝江东的全笋宴

品尝江东的全笋宴

品尝江东的全笋宴

品尝江东的全笋宴

品尝江东的全笋宴

品尝江东的全笋宴

品尝江东的全笋宴

品尝江东的全笋宴

品尝江东的全笋宴

品尝江东的全笋宴

品尝江东的全笋宴

品尝江东的全笋宴

品尝江东的全笋宴

品尝江东的全笋宴

品尝江东的全笋宴

品尝江东的全笋宴

品尝江东的全笋宴

品尝江东的全笋宴

品尝江东的全笋宴

品尝江东的全笋宴

品尝江东的全笋宴

品尝江东的全笋宴

品尝江东的全笋宴

品尝江东的全笋宴

品尝江东的全笋宴

品尝江东的全笋宴

品尝江东的全笋宴

品尝江东的全笋宴

品尝江东的全笋宴

品尝江东的全笋宴

品尝江东的全笋宴

品尝江东的全笋宴

品尝江东的全笋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