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登临“粤东一壁”

(2018-02-03 22:03:22)
标签:

杂谈

登临“粤东一壁”登临“粤东一壁”

今天上午,尽管连日天寒地冻,我们和赖汉扬老师、杨培秋老师四人,还是冒着凛冽寒风,自驾车上了沈海高速,来到了饶平县县城。小车从县城黄冈镇内往石壁山方向走,远远望见一座气势恢宏的现代牌坊,上面书有著名居士赵朴初所题的“粤东一璧”四个大字,这座牌坊就是雷音禅寺的山门,也成为石壁山风景区重要的地标物,穿越这座牌坊,就意味着我们登临了石壁山。

石壁山距黄冈镇北郊仅有1.5公里处,山不高,只有海拔157米,空气很好,一道修缮一新的盘山公路穿过丽泽湖,越过山麓下的饶平二中,绕过半山腰的南海庵和雷音禅寺,蜿蜒而上,岔路口沿着右侧便可抵达山上的纳海楼。小车来到那高居于山巅的电视塔下,见有一处停车场,我们便停车步行。一路上,树木郁苍,草儿茂盛,狭窄的水泥山道两旁,最显眼的,就是高高的大芒花和绿叶葳蕤的海芋。海芋有一个挺中听的名字,叫滴水观音,翠绿色的叶片肥大,光亮,丰满圆润,给人以自然、清新、可爱,舒展大气,生机盎然的感觉;大芒花花枝高扬,随风飞絮,尽显婀娜风姿。据说,在石壁山山谷处有一块巨石覆盖许多石块,形成一个山洞,山势向前倾斜,两侧各有一道弯弯的小石沟从底端伸出,清泉从石缝中冒出,于洞口汇合流出洞外,如卧龙吐水,四季不断。整个石块从外表看上去,就好象一只栩栩如生的乌龟,这便是名胜古迹涑玉泉,可惜我们是开车上山的,错过了这个地方;据说,始建于明嘉靖二十八年的雷音禅寺是倚着一块硕大的天然石壁而建的,宛若一幅浮雕画屏镶嵌於半山之间,然而,我们一路上走着走着,却见不到一块大石头,不过,这石壁山倒是黄冈镇的一处风水宝地,从山顶上往下望,只见汽车变得和蚂蚁一样小,人也变得和面包渣一样,就连高楼大厦也和花瓣似的,黄冈的好风光尽收眼底。据《饶平县志》载:“石壁山,在黄冈堡北二里,山多岩石,有飞泉空嵌,竹柏阴森,可以穷千里目。”

从山上返回,车就停在了南海庵隔邻的观音亭侧旁。这座橙色琉璃瓦顶的观音亭是1987年所建,与100多米远的慈悲亭对称,呈正方形,还附带了一道长廊,虽建在路边,却似乎远离尘嚣浮华。与观音亭一路之隔的,就是也叫南海精舍的南海庵。这座琉璃瓦饰顶的精舍,坐北向南,看似小巧玲珑,却是香火颇旺,游客不绝。从东南面的大门走进去,是一个颇大的石径花园,马蹄形的崭新建筑,殿东为宿舍,殿西是一座长方形的二层楼,有祖师厅、小型佛厅、厨房及客舍,正面的主座圆通宝殿供奉观音菩萨。这尊观音菩萨圣像的木雕妙相庄严,两旁的善才、龙女也是木刻。

在南海庵东邻的高坡上就是雷音禅寺。明清时期,黄冈有所谓的“凤岗八景”,其中之一就是雷音禅寺,八景之一还有“涑玉泉”。依神洞巨石建造的雷音禅寺,始建于486年前的明嘉靖二十八年,时任桂阳知州、邑人余散人捐其“书屋”改建为雷音禅寺。正因为雷音禅寺以石为壁,古称“石壁庵”,因而以前的栖云山也就得名石壁山。当年石壁庵中富于传奇色彩的十八罗汉,是从古陶瓷之乡江西景德镇窑变而来的,还曾经惊动朝野。可惜,这些十八罗汉都毁于“文革”时期。现在雷音禅寺门顶上的石刻匾额,还是清嘉庆五年童真和尚主持该寺时亲笔题写的,寺堂耸立于宕石高台上,寺庙後面有一硕大天然石壁,宛若一幅浮雕画屏镶嵌於半山之间,瑰丽多姿。其中大雄宝殿富丽堂皇,两旁的十八罗汉尤为逼真,殿后有观音洞,深邃幽静。

来到雷音禅寺的大殿前,俯瞰山脚下,可见到那个人工围成的丽泽湖,湖的四周绿树成荫,亭子点缀其中,曲桥穿行湖区,与石壁山形成了天然的湖光山色的风景;可见到一座庄严雄伟的英雄纪念碑,四周都是木棉树,碑身由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题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淦金大字还依稀可辨;再往高楼崛起的远处眺望,就是素有“广东东大门”之美称的黄冈镇,这个有着“岭南佳胜地,瀛洲古蓬莱”之称的古镇,依山傍海,钟灵毓秀,物华天宝,一道黄冈河由北向东南贯穿整个镇区,真可谓“拥有以山海为主的自然景观和以古文化、古建筑、民俗风情为主的人文景观”。

从雷音禅寺走出来,沿着级级台阶,溜连在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的石壁山上,尽管已是隆冬,仍然是树绿鸟鸣,山俊石秀,身处在这一湖光山水之中,确实令人感到赏心悦目,不枉此行。

登临“粤东一壁”

登临“粤东一壁”

登临“粤东一壁”

登临“粤东一壁”

登临“粤东一壁”

登临“粤东一壁”

登临“粤东一壁”

登临“粤东一壁”

登临“粤东一壁”

登临“粤东一壁”

登临“粤东一壁”

登临“粤东一壁”

登临“粤东一壁”

登临“粤东一壁”

登临“粤东一壁”

登临“粤东一壁”

登临“粤东一壁”

登临“粤东一壁”

登临“粤东一壁”

登临“粤东一壁”

登临“粤东一壁”

登临“粤东一壁”

登临“粤东一壁”

登临“粤东一壁”

登临“粤东一壁”

登临“粤东一壁”

登临“粤东一壁”

登临“粤东一壁”

登临“粤东一壁”

登临“粤东一壁”

登临“粤东一壁”

登临“粤东一壁”

登临“粤东一壁”

登临“粤东一壁”

登临“粤东一壁”

登临“粤东一壁”

登临“粤东一壁”

登临“粤东一壁”

登临“粤东一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