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第五阶段总结
(2023-10-15 20:02:08)分类: 教育 |
课题研究第五阶段总结
新学期新开始新气象。2023年秋学期伊始,在李校、韦校等五显中心校(小学部)领导班子的重视下,在五显中心校(小学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协同支持下,《案例集》编辑工作有条不紊地得以开展。现就《案例集》情况反馈如下:
一、本《案例集》收集课研人员以及教师撰写的研究案例或者论文共25篇。《案例集》初稿文档(包括目录)由李贵芝老师设计并形成初拟稿。
二、10月1日我接到李老师的初拟稿,我利用国庆小长假以及上班日休息时间,紧锣密鼓地进入《案例集》的“一校”工作,于10月10日完成初稿的第一次校对。25篇文章,用了10个工作日时间。校对工作速度慢,进展不快。
三、就25篇课研成果而言,真正属于“案例”的文章7篇:
《留守儿童需要更多的心理关怀》(霍同长);《情绪‘降温 教育‘升温’》(李点松);《静待花开不是消极等待》(李露露);《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李露露);《用真心真情陪伴呵护他们的心灵》(吕明星);《爱无言 润无声》(胡伟涛);《做一只蝴蝶去懂毛毛虫的成长》(李露露)。其它18篇属于家教论文类文章。
四、本《案例集》25篇文章中有13篇文章获奖,占比52%:荣获市级论文一等奖3篇;二等奖1篇;三等奖1篇。荣获县级家教论文一等奖3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3篇。总体而言,大家撰写教研成果获奖比例明显提升。其中,张燕老师撰写的《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小学生家庭教育》发表《家教世界》(2023年25期)。这样看来,二期研究成果可观。
下面简单谈谈“一校”情况:
“一校”工作由我(霍同长)于10月10日完成。着重对25篇论文的题目、文章内容、句子通顺以及文章观点表达做了一一地审核和矫正。“问题”主要表现在:
1、大家不习惯“讲故事”,大道理的话很多,习惯于写“正确的废话”,“润物细无声”的话很少,叙事性的语言不足。整个《案例集》的案例只占28%!
2、有的论文题目有改动(微改),主要是题目表达主题不明。
3、论文中的句子做了细致地排查,着重在句意表达上,看是否通顺、畅达、简明扼要、阅读习惯等。
4、文章中标点符号的修改,着重修改不规范的省略号。
5、对“无头无尾”的句子添加主语或宾语,以使句子更加明确、规范。
以上问题的地方或者改动的文字,都用红色字体标注,请相关文章作者进一步推敲,有什么变动的再联系李贵芝老师。我的意见是尽量少动,以免增加大的工作量。
后期工作进入“二校”,大家就自己的文章再看一看,再找一找,再读一读;有什么不完善的地方,特别是遣词造句方面,有什么发现或者问题,请主动与李贵芝老师联系。
“三校”后我们将联系编印机构正式出书。
大家增加结题意识,增强课题成果思维,增强“形而上”意识,“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课题组成员要尊重科学、热心教研,确实把这件事做好做精。愿我们的二期成果《案例集》如期出书!
五显中心学校(小学部)课题组
2023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