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起山下(六)
(2022-11-24 18:20:48)分类: 教育 |
第六章:玩火
童年的记忆,宅在家里,更多地是同哥哥在一起。
我们一同去井边抬水,他总是让我走在前面,好照应我,更是把重量多担待一些。后来他的个子长高了,有体力挑水了,不要我帮忙抬水了,只是还让我陪伴他到井边。我们一同去一同回,这也就算我参与家务劳动了。
我和哥哥住在后院的茅屋里。我们更多相处的地方,是在那间简陋的书房里。那个箱子搭成的书桌,就是我们精神的殿堂。我们可以就一道数学难题共同探讨。他在草稿纸上不停地画着,像老师一样,直至把我教懂为止。
哥哥长我4岁,我在小学二年级,他已经上初中了。他的数学、物理成绩都好,做我的辅导老师肯定绰绰有余的。晚上我们睡在一张床上,亲密到了我们无话不谈的程度。
小伙伴们都知道,岁数相差不大,年龄相仿,在一起相处相玩的时间就多。可能都有着这样的体会:大孩子一般不愿意多带太小孩子玩,这好像是一个规律。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物以稀为贵,人也是一样,没有伙伴玩耍的时候,这个规律就会打破的。
记得就有那么一次,我们俩的玩笑开大了。
那时候,家里已经开始使用火柴了。一盒新火柴,往往也能成为我们的好玩具。父母为了安全,常常把火柴藏起来,还不厌其烦地教导我们不能玩火。
那时,家家门前屋后,往往都有一个大草堆。草堆越大,家里越是富有。水稻脱粒后,就成了稻草儿。一束束倒草儿,扎成一捆捆,然后由有经验的大人堆成草堆,矗立在自家的大门口。
这一个个草堆,几乎就成了一个个家庭财富的象征。
当然,大人都对孩子玩火是绝对禁止的。
他们常常挂在嘴边最多的一句话:“好好看家,不要玩火!”
“玩火来尿(sui)。屁股吃亏!”
这是警告为孩子,玩火就会遭到大人的惩罚,打屁股那是肯定的。狠心的父母,会用竹丝抽打孩子的屁股,很疼很疼的。当父母手拿着竹丝、藤条或者绳索的时候,孩子们会乖乖地听话,丝毫不敢对嘴或者就犯什么的。
偶然一次到锅台边玩,我们看到猫耳洞里放着一盒新火柴。
先是哥哥把火柴拿在手中。我嚷着要看看这个新火柴盒子。
火柴盒到了我手里,我觉得处处都很新奇。四四方方的盒子,两边是黑色的长方形火柴皮。最为显目的是火柴盒正面的图案,一面是城市风景,一面是类似标语的两行汉字。我们看到那黑黑的火柴皮上有着摩擦的痕迹。
哥哥说:“这是火柴头与火柴皮摩擦留下的痕迹。”
“可不要轻易擦燃火柴棒哟!”哥哥提醒我。
我很是好奇,怎么两个黑色一摩擦就能起火呢?我怎么想也会搞不明白。一种好奇感和神圣感包围着我。特别是从火柴盒那里散发出的一种异味,更是激起我的好奇心,这是我从没有闻过的味道。这种气味,有点类似于,过年时我们燃放的鞭炮味道……我忍不住打开火柴盒,看到里面躺着很多火柴棒。整整齐齐的火柴棒,都有个黑色小圆头。我更加来劲了,我们能不能擦出火来呢?
我嚷着要哥哥擦给我看看。
哥哥说:“我们只能看看,不能擦的!”
我达不到目的,生气了,就装着不再理睬他。
哥哥一个劲地引着我笑,我就是不理会。他喊我几次,我都不应声。
他认为我真的生气了。没办法,哥哥觉得这样僵持不好。也不只是怎么了,时间憋得一长,我开始真的生气了。我的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
哥哥看不下去我欲哭的样子。
只见他麻利地拿了根火柴棒,轻轻地在火柴皮上一滑,“扑哧!”一声响,火柴棒被点燃了,一团火光燃起来。
我们就像看到五彩斑斓的朝阳,兴奋而又激动。《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童话,刹那间,呈现在我的脑子里。我看过这样的连环画,那个小女孩手里拿着燃烧的火柴棒,就像哥哥这样拿着呢。只是那个画册是黑白画面,根本没有哥哥手中这个燃烧的火柴棒美丽。这样的火苗,在哥哥手里不停地摇晃着。火柴棒越烧越短了,快烧到哥哥的手指上了,只见哥哥敏捷地把它甩到地上,用脚踩灭了还未燃尽火柴梗。
这是多么神奇的一瞬间啊!平时爸爸妈妈烧锅洞,都让我远点。我根本没法看到爸妈如何擦燃一根火柴。尽管我还对锅洞的火苗充满好奇,但妈妈还是那句话:”小孩子不要玩火,很是危险的。”
我只能站在锅台边,远远地瞥见从锅洞里跳跃的火苗来。它是那么闪亮美妙和变幻多姿,一道道火苗,在锅洞边沿蜿蜒流动着。锅洞里伴着哔哔波波地声响。可是再美的火苗也会瞬间消失的。
我一直没有拿过火柴,更没有机会来擦燃火柴,哪怕尝试一次也好啊。
机会终于来了,我肯定抓住不放。
我不理睬哥哥,目的是让他把火柴盒递给我,让我也擦擦火柴。
哥哥无奈地递给我火柴盒。
我激动地连声叫着:“哥哥真好!哥哥真好!”
我学着哥哥的样子,从火柴盒里小心翼翼地抽出一根火柴梗。我手儿颤动不停,我屏住呼吸了。
我呆呆地看着那黑色的火柴皮,就是不敢挥动手中的火柴棒。
哥哥微笑着对我说:“胆大一点,不要犹豫,一擦就擦!”
他把最后一个字说得忒响。
我再次屏住呼吸,几乎是闭上双眼,左手拿着火柴盒,右手使劲地一挥。
“扑哧——”火光腾地出来了!还冒出一股青烟来。
我第一次擦火柴成功了!我的脸儿憋得火烧火烧的。
哥哥说:“会了吧?把火柴给我!”
我正在兴头上,哪里舍得递给哥哥火柴盒。
我高兴地跑到父母的房间蹦蹦跳跳,突然看到靠在墙边的一堆棉花。
哥哥紧跟着我,大声喊着:“火柴盒给我!火柴盒给我!”
我就像是没听见。手舞足蹈地乐呵着。
其实,我知道,这是母亲刚刚从弹匠那里讨回来的一筐棉皮儿,就是弹过的棉花。
白白净净,松松软软,就像一堆白雪堆在墙边。若是靠近它,软软的,柔柔的,怪舒服呢。
哥哥似乎意识到一种不祥,大声说:“快把火柴盒给我!不能再擦了!”
他还指着这堆棉花,示意我离远点。
我不但没有离开,更是来了疯劲儿:“不要紧,我不会烧到棉花的!”
我不由自主地,把新抽出的一根火柴棒向火柴皮滑去。
“砰!”地一声,一大堆火苗腾空而起了,几乎快烧到屋顶……
我吓得甩了火柴盒,站在那里大声哭起来。哥哥意识到不对头,大声喊着:“失火了!失火了!快离开呀!快离开呀!”
隔壁邻居听到哭声和惊呼声,几乎就是破门而入。
他们见到烟雾弥漫的房子里,哥哥正拉着我向外跑。
邻居大伯指引我们从房门快点离开。他们从我家水缸里取出几桶水,迅速地泼向那堆棉花……
一堆棉皮,瞬间就化为灰烬。
什么也没有了,一阵阵哭声,一阵阵惊呼声,还有父母呵斥声……
屋子里散发出一股股焦糊味,还有一丝丝青烟从窗棂边钻出来。
我站在家门口,知道屋子里的浓烟还没有散尽。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闯下的大祸,也是第一次受到最大的惊吓。
父母自然不放过对哥哥的责骂,他们认为是哥哥没有带好弟弟,这个过失当然算在哥哥身上。竹丝抽屁股那是跑不掉的。我反而同情起哥哥来。
我一直站在家里堂屋里,哼哼叽叽的,哭声不大,是那种没有眼泪的。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生怕父母责怪于我,让我的屁股也挨上竹丝。
我庆幸逃过了这一劫,心里默默念:好险啊,好险啊,家里房子没有被点着,我们也没有被火烧到。
哥哥为我吃了闷亏,我怯生生地走到他的身边,破涕为笑,以示对他的歉疚。
事后,父亲把我同哥哥找来,还是原话对我们说:“小孩子绝对不能玩火、玩水的,记住了吗?”
“记住了!我们下回绝不玩火了!”
我们点点答应着。
父亲还没有罢休,再次趁人打铁:“如果邻居们不在家,如果家里水缸里没有水,如果没有你哥哥在家引着你往外跑,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父亲几乎是苦口婆心地说教。
我们第一次感到父亲的这样能说会道。
父亲还给我们交待,哪些是易燃品,比如:稻草、纸张、棉花、衣服、爆竹……这些物品一旦接触火源,难以扑灭,人在其中,是非常危险的……
我们心有余悸地听着父亲说教。
父亲怎么知道,这件事就是我一个人干的?怎么知道哥哥根本就没有参与?怎么清楚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我不得知。
我们觉得父亲比母亲更能看透事情的真相。
在我们的印象中,父亲很少在家庭中有着严厉的一面,很少打骂我们。家庭中,令我们畏惧的倒是母亲。母亲要求我们做到的,说一不二,若是我们做错了,肯定要惩罚我们的。毫不含糊,她说到做到。
所以,棍棒之类,总是母亲用来给我们施威的。
一般家庭,可能是严父慈母;我的家庭不一样,倒是严母慈父。
我们就是在这样的家庭里慢慢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