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老师不如你”(168)
(2022-10-15 20:14:05)分类: 教育 |
后来,每年到了清明节,奶奶都会拄着拐棍,走过青草满满的田埂,来到方家老坟。她除了带些纸钱,一定要带上一瓶水酒,放在老头子的坟前。
后来,奶奶不知是什么原因,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吃饭的时候,奶奶也要倒上一小杯水酒。从不喝酒奶奶,也开始小酌一杯了……
这是父母留给方书记的记忆。
方书记从记忆中一点一点地缓过来,他觉得,关于酒的故事肯定很多很多,中国人讲究饮食文化,讲究酒文化,哪个人一生不与酒打过交道?哪个人不是或多或少地尝过酒的味道?哪个人不与喝酒人有过千丝万缕的联系?……总之,我们生活中离不开酒,人们的精神生活更离不开酒之话题。
方书记知道,我没有什么特别,更没有什么肚子里有了“酒瘪子”。说到酒,都是那句话,叫做“酒不醉人人自醉”。每次入局,或者每次端上酒杯,都是有着喜事或者心事的人。老四、老五妈妈讲我喝酒的糗事,那是确实存在的。方书记反思过自己:快一世的人了,到老还是落个心直口快、性格豪爽!宁愿自己受罪,也不想让别人吃亏。
酒品如人品。
大家一起碰到一个桌子上吃饭,都是缘分,都很难得,再能够推杯换盏,那更是缘分不浅了。吃菜、说话、喝酒都是交流,都是礼节,都是一种情绪表达。
老四、老五妈妈,说他那年正月初二,在孩子大舅家吃酒,上个厕所,就掉进粪窖里。确实啊!这是有史以来,他的最不光彩的一件丑事!每每上了酒桌,他都提醒自己: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痛!那酒,看上去是水,喝下去弄鬼……他从嘴里、心中到意念,都在努力劝着自己要谨慎、要少喝,不能再出洋相了!一个书记,喝酒掉进茅厕,到哪儿都难以解释啊!我是一个地方的父母官,我代表一个地方干部的形象。为了这,他果断回绝了很多次吃饭邀请。人家不理解,背后骂他“看不起人”了,“眼光高了”,“架子大了”等等。他默默地忍受,他从不狡辩。他还像从前一样,见人就招呼,见人就笑。他最了解自己,要么不去,得罪一下就算了。如果去了,他还会像往常一样把持不住自己。不是人家反反复复、高高低低地叫“方书记”,他就会得意忘形;而是他自己性格使然,酒杯一端,万事皆空。他把喝酒也当成了他风风火火地做事样子。这是他一以贯之的性格。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啊!
他常常还做着这样的梦,梦里,他似乎还闻到孩子大舅家粪窖里一阵阵臭气。那是个多么恐怖的一个场面啊……他摇摇晃晃地从酒桌上退下来,就已经有点腾云驾雾的感觉了。
他想,不对呀?也就喝了四五杯,三两酒罢了。在平时,这个时候,还在状态中啊……对他而言,半斤酒下肚,没有什么问题的……话照说,饭照吃,牌照打!正月拜年,也就是这回事。都是一样一样的。喝酒,吃饭,打牌,唠嗑,天天这样,家家如此。
今儿个不对劲了,他的脚步好像不听使唤了,一会儿外八字步,一会儿内八字步……看那厕所门,好像在摇晃,那公鸡打鸣的声音,听得格外清晰嘹亮。那雪后的阳光,格外地明亮耀眼。老五舅舅家门口,银光闪闪,刺得他不敢多抬眼,本来就是醉眼朦胧了。他眯着眼,凭着感觉,走到舅舅家屋后的那个矮棚。
走到矮棚,方书记干咳了好几声,好像没有什么动静。他才敢入厕了。在农村上厕所,都是这样,讲究一点的,厕所挂个布帘子;不讲究的,什么也不遮挡,全凭蹲厕人的感觉。他同往常一样,要点燃一根烟,好改善鼻子间气味。再说,在厕所里抽烟,外面的人很容易发现里面有人。这是他多年的习惯。
他最怕上孩子舅舅家的厕所。山区的厕所,就是一个大粪坑。四四方方,上面是能够用手就能摸到的屋顶,下面是深不可测的裸露粪池子。农家的粪池都不浅,过好长时间,农家才向外挑出去一些大粪。
此时,他还有着那腾空驾雾感觉。他小心翼翼地调整着站姿,想稳定后再下蹲。突然有一只松鼠从厕所的棚顶上掉下来,就掉在他的脚下不到一米的地方。松鼠惊恐地望着他,他比松鼠还要吃惊。他的脚步不由自主地先后移动了一下。这下不好了,整个人重心不稳了,他只得顺势滑到粪池里……
万幸,粪水不深。腊月里,孩子大舅出过粪窖一次。方书记最怕的一件事终于实现了。他一走到山区,就想到那厕所。每家的厕所都一样,就是个大粪池子,四周围着一些柴草……什么时候能够让山区改厕呢?这是他做书记的习惯。可惜他不是这个地方的书记……此时,他的脑袋十分清醒了。已经掉到粪池里了。来一阵喊叫?正月里舅舅家客人还在饭桌上呢,这不好。爬上来?身上会弄得更脏,更加一塌糊涂……只有站在粪水里干等了。不管什么人来上厕所,他会让人伸出一个棍子或者竿子,把他拽上来。
只能这样办。他只有静静地等着。他能够清晰地听到舅家酒桌上,客人之间劝酒的声音,那种热闹场面,这时候方书记听得最真切……
还是老四老五妈妈了解他。她坐在桌子上,感觉孩子爸上厕所有一段时间了。怎么回事?她担心方书记是不是酒喝多了,是不是在厕所呕吐了?每年给孩子舅舅拜年,她最不放心的,就是孩子爸爸上桌子喝酒。劝好?还是不劝好?劝,都是大过年,孩子在自己哥哥家。不劝,就怕孩子爸爸,他是“早上一同来,晚上回不去”。
还是不放心,她下了桌子,往大哥家厕所那边走去……
作者简介: 霍同长,正高级教师。双本学历。安徽省作协会员。六安市书协会员。六安市学科带头人。六安市优秀班主任。六安市优秀教师。首届舒城名师。著有《时间与笔尖并行》、《小学生同题优秀作文》、《作文教材》等。曾荣获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委员会授予"突出贡献奖"。-----选自长篇小说《其实老师不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