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其实老师不如你”(164)

(2022-10-11 21:04:44)
分类: 教育

父亲见识广,懂得多,为小方曾经的迷惑,一点点地冰释前疑。小方无比庆幸自己身边有着这样一个下接地气,上能沐阳的父亲。他真的不知道管瞎子还有着“这一套套”,原来他并非天生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管瞎子善于利用传统文化,加上他的单纯,他的记性好,他能“算出”别人的,那些不曾知道而又让人大为惊讶的“种种惊奇”来。

父亲见他有兴致,饮完一盅酒,掏出一支香烟,说:“我来抽支烟。儿子你要不要?”

小方连连摆手:“您抽吧!但抽无妨。不要在意我,我不抽!”

父亲深深地吸了一口,无比享受地,吐出了那丝丝缕缕青烟。父亲此刻担心方母责怪他,责怪他因为抽烟,晚上又是咳嗽……

没想到,方母却说:“儿子让你抽,我也管不着!”

其实,方母生怕打破这个祥和的父子谈话氛围,任其父子俩怎么做。她知道,老头子整天在外,几乎就是晚上归家。父子俩平时都很少碰面,现在好好唠嗑,这多好啊。

这是个难得的场面哟。

“我来给你讲讲算命先生的‘窍门’。你可想听?”方书记说。

儿子当然求之不得。无比殷勤地给父亲斟满一杯酒。

“这是我的版权,讲错了也无妨哟。我们父子俩谈话,纯粹图个乐。”父亲眯着眼说。

“快说,方书记,我是您忠实听众!”小方几乎是巴求了。

“第一嘛,瞎子,不一定全瞎。有的瞎子,平时戴着一副墨镜,外人看不到他的双眼,即便看到他,也是眯着一双眼。这一双眼,能不能看见,只有他自己能够说得清。所以,那些口头上,大家都认为的‘瞎子’,不一定是完全看不见的。

是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小方应和着。

“是的,一般人,都和你一样。人家讲某个人是瞎子,大家就不假思索地认为就是个瞎子。人们习惯了,加上同样认识的人一多,这个‘半瞎子’,或者叫‘独眼龙’的人,圈定就是一个盲人了。时间一久,哪个还去认真探究他的真实?这样一来,没瞎的人,给别人看相,你说还准不准?呵呵呵……”

“还真有道理。您接着说!”

“这第二,那就更‘灵验’了。算命先生,或者是瞎子;都会措词,说着那些‘模棱两可’的话。这些话,你去琢磨,怎么解释都有道理,都是对的。

我来给你讲个算命先生的故事。某日三名秀才赴京赶考,夜宿客店,遇到一算命先生。晚餐后,三个秀才看书乏味,于是商定一同去算命先生那儿问问科举之前途。但见那个老者神秘兮兮地伸出一指晃了晃说:‘想必你们一定会领会我一指的暗示吧。’并约了见榜归来在此店见面的时间,验证其准确程度。呵呵呵,那三位秀才都不愿放下‘聪明文化人’的架子,都显露出心领神会的样子。秀才走后,店老板出于崇拜与算命先生攀谈,算命先生诡异地一笑:‘这不准确吗,若一人中,则释为暗示只一人考中;若两人中,则暗示一人考不中;若三人都未中,则释为一人都考不中;三种可能都皆在暗示之中,你说我算得准不准?”

“呵呵呵,真的服了那个算命先生,真会打哑谜啊!真会骗呀!”小方说。

“是啊!你推翻不了那‘一指’啊!他利用一个动作的多义性,够狡猾的吧?防不胜防吧?呵呵呵,这样的例子多着呢!”

“还有,关键是这些来算命的、看相的、掐八字的,世人一个个相信他们啊!”小方倒有些激动了。

“呵呵!心诚则灵。不信行吗?大凡来算命的、掐八字的人,都是有事相求的。瞎子往往看上这一点,抓住来者需求的心理。或者投取所好,或者有的放矢,或者打着‘擦边球’等等,方法多样,招招命中。

算命先生都会总结‘大气候’和‘小环境’,摸出一些基本规律:姑娘一般算能否找到如意郎君;青年人大多算能否调资、提干、分房;中学生大都算能否考上大学;大学生大都算能否有个好的分配去向;那成双成对来算的含意就更加明确了;年轻夫妇要算是否生儿子;家庭妇女多关心子女的就业、升学;中年干部虽羞羞答答,但遮挡不住内心想知道仕途前程;老年人则主要算能‘高寿多久’;个体户大都算生意能否赚钱……如此等等。

那瞎子能够听音,辨别是老是少、是男是女,并努力收集你发声的信息。那看相的,更能察言观色,机智应变,把握分寸,投其所好,道喜不道忧,讲好不讲歹;抑或卖个关子,‘指点迷津’,纵深发展,不但能够获取更多的钱财,还能让看相、算命的百分百地‘丢财破灾’,或者笑逐颜开……”

“方书记,您也会算命啦!”小方端起酒杯,站起来,笑敬父亲酒。

方书记摆摆手,示意慢点喝,还有话没有说完。

小方只好放下手中酒杯。

“信则有,不信则无。这些人,首先讲着看似真理的话。让你无话可说,有话难说。大凡算命先生都善于抓住人的心理,特别会观察,会倾听,他们的记忆力惊人,肚子里装满成套的‘公理’。

他们也有说漏嘴的时候,只是世人往往轻易地忘掉一百次失败的预言,却津津乐道偶然的一次成功罢了!说准了,他们会津津乐道;说错了,他们却是避而不谈。因此,算准了的,留在了那些轻信的人们心中,而且会逐渐地放大、辐射给周围的群众;而未算准的却被这些人遗忘了!你说奇怪不奇怪?

“爸爸,我听懂了。讲来讲去,瞎子或者看相的,都是一些‘心理学家’。他们善于揣摩人的心理,他们更是善于感知周围信息,比我们常人多了一份心思啊!”

小方开始总结了。

“是的。古语说‘瞎有瞎路,瘸有瘸路’;就是这个意思。上天总得赏给这些人一碗饭吃的,是吧?他们要生存,总得变着法子来。这就是什么,有句话,叫什么来着,记不起来了,哦,哦,哦……想起来了,‘存在就是合理’。”

“爸爸,这好像是外国人说的。我们政治课陶老师也讲过。您真的不简单!什么事都知道,什么道理都懂!不愧为‘一方父母官’。来!来!来!敬老爸一杯酒!”

方书记同儿子一饮而尽。

他们觉得开心,此时几乎到了无话不谈的境界了。

父子俩因为管瞎子的话题,聊得正起劲儿。

他们开始慢慢地理解这一类人了。

“儿子,我讲的是普遍现象,不是针对管先生说的。你懂吧?我们不是不知道,这些人身上存在一些问题。但是终究说过来讲过去,有着他们在,这个世界才是完整的。‘人上一百,啥事不缺’!就是这个道理呗。”

父亲其实知道,儿子还处在年少,各个方面都有着自己的好奇,也和有着自己的主见。

父子俩今天能够坐下来,谈了这么多,的确超出父亲的预料。

方书记知道,处于青涩年龄段的男孩,有着很多困惑。他们少言寡语,特别是在家里。他们与父母很少对话,甚至把自己的父母当做客人,每天只是象征性的叫上几句“爸-妈-”。有一次,方书记到大队小学,跟倪老师讲到这个现象,倪老师告诉他,这是孩子的‘叛逆期’。

从那开始,方书记脑袋瓜里,多了一个“叛逆期”概念。

方书记想到,自己的小儿子,也就是小方,断定是处于青涩阶段。就目前为止,他还没有感觉到小方的叛逆。他非常庆幸今晚同儿子喝酒,能够讲了这么多话语。

孩子总是孩子,在父母心中。

当孩子有事向父母请教的时候,父母是欣慰的,那种感觉,似乎让父母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方书记还意识到,小儿子在读高中,也是面临一个特殊的阶段。他同所有的家长一样---望子成龙。但他又有着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顺着孩子的特点,让他找到自己的想法。他从来没有给孩子制造升学的压力,考上大学也好;考不上也罢,只要他有着一份职业就行。不再像自己的父母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也就够了。

方书记有着很多事要做,他感觉这一件事非做不可,那就是同儿子一起,面对着人生的抉择。

父亲要关注着他,且尽最大力量成全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