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老师不如你”(162)
(2022-10-08 20:42:17)分类: 教育 |
“什么是最好的老师?”管瞎子看着小方问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方微笑着回答。
这个命题,他听过教政治的陶老师说过。他特别强调,一个人的兴趣与他自己所尽力做的事,若是有着联系,那是多么地幸运。一个人做着自己感兴趣的事,那是多么幸福啊……陶老师那节课,就是围绕着“兴趣”话题展开的。陶老师还要求台下的学生,培养自己的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所以,这句话,小方记得牢。
他在等着瞎子师傅的表扬。
没有想到的是,瞎子老师说:“行动是最好的老师!”
这倒让小方十分惊讶:“怎么是行动呢?我记得人家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呀!”
“是的。就是行动。”
“这是我要向你讲的最后一点忠告。这一点可以说,比那前三点更有必要!”
“你还记得那个《明日歌》吧?你说说这首诗真正的含义在哪?”
管瞎子师傅连续几句话,让小方猝不及防。小方当然知道,那《明日歌》的内涵,于是他向管瞎子大声说:“一个人做事,决不能拖延,要说到做到。要有行动力!”
“是的。讲得好!我来给你讲另一个故事吧。清代彭端淑在《为学》中讲述两位和尚去南海朝圣的故事:穷和尚仅凭一瓶一钵启程,第二年便从南海顺利返程;而富和尚依旧筹备买船,迟迟未动身……很多人做事总是瞻前顾后的,担心时机未到,担心准备不够,担心情况有变,结果陷入一种停滞状态。这也是一种自我内耗。
今天想了千条路,明天依旧走老路。如此循环往复,最后一事无成。你我好多时候是,头天晚上,睡在床上,注意是千千万万,几乎是豪情万丈;第二天起来,你我倒是昏昏沉沉,原地踏步啊!这种体会,你我应当并不陌生的。我们都是凡人,我们身上都有好多理想,很多热望,但是我们每个人,最缺少的是自己的行动力!外国一个公司的原董事长巴尼维克曾经说过,一个企业的成功,5%在战略,95%在于执行……你说‘执行’重要不重要?”
小方没有想到,管瞎子还会引经据典了。他就像陶老师的政治课讲得有理有据,论点明确,论据确凿,论证有力!佩服佩服。小方在心里赞叹着。
他难道会读书?他的父亲读书给他听?他还是到过别的学堂听过老师的讲课?……这些都是不可能!瞎子会读书,那聋子就会听音乐了。我反正想不通,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想到等有机会,要问问自己的老爸,也就是那个方书记。他见识广,肯定能够给他一个信服的答案。
反正小方觉得管瞎子满腹经纶,肚子里有货。天文地理,三教九流,什么都懂一些。
“行动力是一个人顶级的自律!唯有行动,才能将想法变成方法,让理想照进现实。”管瞎子的话还没有打断了他的思索。
小方想到,陶老师讲到教育家陶行知的故事。陶行知原先叫“陶知行”,后来他认识到,“行”比“知”更加重要,有了自己的“躬身力行”,才会有着“真知灼见”;对于读书人,知道的“间接知识”真的不少,这些人最为缺少的是自己的“躬身力行”,所以他把自己的名字改成“陶行知”。他用自己的名字,时时处处提醒自己:“行”在“知”前,“行”比“知”更加重要。
管瞎子是怕小方学习二胡,只讲不行,只听不拉,甚至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所以,特别强调这个“执行”起来,或者叫“行动”起来,那是多么地必要。
师徒二人,各有所想,但殊途同归。那就是:做起来,比什么都重要!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