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杏坛听雨V
杏坛听雨V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447
  • 关注人气:2,15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其实老师不如你”(161)

(2022-10-08 04:39:52)
分类: 教育

有了好把式,有了好心态,学习者能从身心两方面得以调整,剩下的是什么呢?管瞎子也不卖关子了:用他的话说,剩下的就是“看我怎么拉了”。

管瞎子说,其实这三者都是紧紧相连、密不可分。我把这三点单独挑出来,就是让小方懂得拉二胡要全身心地投入,莫要身在曹营心在汉,一般般地去应付,这样不如不学,学了就要学好。

第一点,练端坐。就是拉二胡,要有着一个仪式感。舞台上讲,就是一个好形象。第二点,把拉二胡看成“雕虫小技”。就是要打破常规思维。“千日胡琴百日箫,笛子就要一晚教”;这是把拉二胡当成“百日之技”,难学啊。对于新手而言,肯定有着许多畏难情绪的。我得让初学者有信心来学,这点比什么都重要!当然,就像领袖毛主席说过的: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同样,拉二胡,不是难事,不是天底下大事;但是要学好,必须静下心来,慢慢地习得,要重视每次的练习。这个了“练习量”必须自己来完成,谁也代替不了的。量变才会促成质变的。

“平时我拉,你在看。现在我拉,你也在看。你说说有没有区别?”管瞎子看着小方微笑地问。

“都是看,但看的东西不一样!我现在是近观,看到师傅的指法、琴法更清楚!”小方也不糊涂。

“不全是。现在看,你是带着目的来观察,你会看得更细致,看出门道来。”

“你在学校学过写大字吧?写大字,老师一开始不一定让你写,而是让你读帖!”

“当然,这个帖,有着很多意思。老师写的字,对于你而言,也是字帖啊。是吧?老师示范书写,你聚精会神地看,这叫观摩,实际上也是在读帖哟。还有一种就是有现成的书法大家写的字帖,比如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帖,老师让你首先认真地看看,玩味某个字的写法或者笔法,这就是一般意义上的读帖。”

“读帖,可不可以省去呢?费时间,看似漫不经心的,不如干脆直奔主题,立马动笔就写不是更好吗?你肯定有着这样疑问,对吧?”

“是的。我在小学二年级学描红。老师就让我们先认真地看看《描红簿》,仔细地看那一个个红色字体。当时,我们不太明白老师的用意。后来,到了三年级写大字时,老师先在黑板上板书,让我们看他写字的过程。当时,我就纳闷:干嘛不事先写好呢?这多耗费时间,还费口舌呀……现在才明白,这就是正正规规地让我们在读帖啊!”

“是的,读帖是学习写字的第一步。读帖,对于一个书法爱好者来说,是必修课。梅拉芳大师就说过,不看别人演戏,自己演不好戏!学习一样东西,大多从观摩开始,眼睛所获得的信息量最多,信息源也是来得最直接,更让人记得深刻!所以,我拉二胡,你要细心地看。曲子一般你都熟悉,关键是看我怎样按指,怎样运弓,怎样揉弦,怎样抖音……懂吗?”

“好的。老师这一讲,我一下子明白不少!原先,我的注意力都用在听曲子上,甚至随着你拉的曲子,想象着一个个画面,进入到一个个场景……看来现在,我不能太关注曲子的意境了,我要看师傅是如何发弓、如何揉弦的。”

“好!你很聪明的。同样是一个人在拉曲子,不同的人听的、看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是听曲子的意境;有的人是听乐谱的美妙;有的人是看那琴师的指法,有的人看那琴师的琴法,还有的人是听那曲子拉得熟练程度……都有都有,真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的认识层次不同,欣赏到的东西也是不一样的。俗语说的‘会看看门道,不会看看热闹’,也是这个意思。”

“看过电视剧《霍元甲》吧?”

“看过,忒好看!我们村庄只有一台黑白电视,是余会计家的。一到播放电视连续剧《霍元甲》,村前庄后的人,都涌到余会计家。余会计没有办法,只好把电视搬到自家大门口,搭个简易台子,竖好天线,义务为大家播放呢!”说到电视剧《霍元甲》,小方很是兴奋。

“我肯定看不了。我当然知道余会计家有电视,那段时间,家家几乎是空的,都跑去看电视剧了。”

方老师突然意识到,自己不该说“看”,师傅眼睛是瞎的,可这话是师傅自己问的呀。

“我,你是知道的;我是没法看的。但我听说,霍元甲的功夫,就是自己偷看学来的。那‘迷踪拳’,就是霍元甲爬在墙头,瞟来的。你还记得这个镜头吧?这不是一时三刻瞟来的哟!看来学艺,有师傅是一回事;有师傅教他又是一回事;没师傅教他光靠自己瞟来的,也是一回事。总而言之,看,对于学艺人重要吧?”

小方不住地点头。他惊讶自己的二胡师傅,虽然没法看那电视剧,但是好像那些镜头却像是自己耳闻目睹的。

 作者简介: 霍同长,正高级教师。双本学历。安徽省作协会员。六安市书协会员。六安市学科带头人。六安市优秀班主任。六安市优秀教师。首届舒城名师。著有《时间与笔尖并行》、《小学生同题优秀作文》、《作文教材》等。曾荣获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委员会授予"突出贡献奖"。-----选自长篇小说《其实老师不如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