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老师不如你”(160)
(2022-10-06 19:13:23)分类: 教育 |
人,一旦尝到了甜头,就会记忆深刻。刚上高中,班主任陈老师就让小方做学习委员,这可是一个榜样啊。小方特别珍惜这个位子,平时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不只是在行为规范上,还在班级各种活动中积极主动,率先做好示范带头作用。
小方有着自己的小算盘。他想趁着周末,到管瞎子那儿学拉二胡,多一样才艺,好在班级有着用武之地。“谁知那块云彩会下雨?”,没准什么时候,就能派上用场。艺多不压人,趁着这个有利的条件,好好学学民间才艺。再说,方书记,也就是他老爸,对他学二胡,那是举双手赞成的。
“这比上树掏鸟好!比那游手好闲好百倍!”方书记对他说。
“管艺人的二胡,拉得确实好!你可以拜师学艺!”
方书记不叫“管瞎子”,叫“管艺人”。这是方书记对管瞎子的尊敬。小方还是那样叫,村子人都叫惯了,改不了。管瞎子自己对俗称早就不在意了。
有了家人的支持,小方更是放心大胆地拜师学艺了。
管瞎子也问过小方,你来学二胡,家里人同意吗。小方说,那还用说,感谢不尽呢!老爸说了,这比游手好闲好,比上树掏鸟好……
管瞎子这才放心了。他想着,生怕方书记对他抱有成见。毕竟自己是一个残疾人,还需要当地政府和庄子人的关照。自己不能外出做活,父亲岁数渐老,家里的几亩地,还需要庄子人帮忙。自己给人家算算命、掐掐八字,找几个小费,但毕竟不是个正业,这些的这些,还要多仰仗地方父母官。这些“弯弯账”,管瞎子最是清楚。他眼瞎心不瞎。
所以,方书记家小公子来学拉二胡,他肯定愿意接受,而且竭尽全力地教好他。
管瞎子第一要小方先练习端坐,也就是练习静坐功夫。这也是洗脑,让小方忘记心头琐事,一心一意地进入到他的音乐中来。
小方有慧根,一讲就懂,一学就会。他知道小方是做学问的料子。这是块玉,只是需要打磨、雕琢。这倒没什么,管瞎子有的是时间。只要小方愿意来,他就肯口传心授地教。
管瞎子给小方灌输第二个教学理念是:拉二胡就是个雕虫小技。
学艺的人,都怕自己学不好,学不到家,学不透。小方也不例外。为了打消这个固化的念头,去除学艺人心理上的负担,他要把自己对二胡技艺的看法,灌进小方脑子里,让小方服服帖帖地接受。
学二胡,就是一种娱乐方式。就像周围人学打扑克、学打麻将、学打篮球、学跑步等,都是一个样的。人上一百,哈人不缺;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世人各有各的爱好,不能强求一致。学打牌的,不能嘲笑学跑步的不好。同样,学拉二胡的,更不能嘲笑学打牌的不好。人各有志,不可强求。你喜欢什么,就热乎什么,就多一些时间给它。慢慢地,你就会习惯于它,听命于它,喜欢于它。就是这样的。兴趣都是培养的,兴趣都是时间泡出来的,没有人天生就会做什么。拉二胡,就是一个兴趣爱好而已,没有什么玄乎其神的。
你小方拉二胡,也就是打发时间而已。讲得好听一些,那叫陶冶情操,弘扬传统文化,激发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你说是吧?你小方学习拉二胡,不会是成为一个二胡演奏家的,就像二胡演奏大师闵慧芬一曲《江湖水》,让那个日本音乐家顶礼膜拜,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感动……这不是我们要的功夫和水平!我们一生也达不到那个程度!所以,我们拉二胡就是图个乐儿,我们没有必要那样“高大上”,没有必要那样“上纲上线”的……
管瞎子的一席话,说得小方张大嘴巴。小方一双大眼睛,怔怔地看着他。
书法、绘画、曲艺、刺绣、陶艺等等,哪个技艺不是来自老百姓?来自于生活?来自于民间?起初,这些艺术,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某个人手上,就是大众里一员;没有那么神乎其神的。艺术来源于生活,这是对的。艺术家来源于老百姓,我认为也是对的。你是老百姓的一员,你也是艺术家的料子。不要小看自己,更不要小看自己身边的人。高手在民间。对吧?
真正的书法大家,都把自己的写字,当做是“雕虫小技”!同浩瀚的中国文化相比,就是一个书法大家,又算得上是老几?呵呵呵,何况我们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写字也只是练练手而已!莫要听了身边的几个人一吹捧,也就上了天,不知东南西北了,找不到自己了……这样的人多着呢!学艺,首先得低调啊。学艺就是学艺,不要动不动就成什么家,成什么大师……懂吗?
管瞎子嘴巴也讲热了,他把个墨镜拿下来了。小方看到管瞎子,他的眼皮一动一动的,眼睛凹陷,看不到黑眼珠子。方老师不忍心再看,但他还是看到管瞎子的脸上,气色非凡,国字脸蛋泛着红晕来。
小方似懂非懂地点头。好听听管瞎子的高谈阔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