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老师不如你”(158)
(2022-10-05 05:36:53)分类: 教育 |
喜欢一个人,或者一样东西、一种物品;没有太多的理由。当你罗列出一大堆喜欢理由的时候,你可能不再喜欢他了。人,确实很奇怪。喜欢一样东西,或者喜欢一个人,都是一种感觉。感觉这东西,不需要太多的理性。喜欢就是喜欢,不需要你去思考,或者去罗列。当你认认真真去打理喜欢的理由一二三时,喜欢的对象,可能已经转移了。打小的时候,小方就喜欢读那李白的诗歌。读得最多、读得最畅的就是《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小方觉得这不是诗,这是大实话。读上一两遍,就能记住的。读上几千遍,还是不觉得“油腻”的。这也许就是此诗的妙处。只要有着月光的夜晚,人们不是抬头好好看看天空,看看明月;而是在心里叨念着李白的这首诗,你说奇怪不奇怪、离奇不离奇?这时候,人的感觉,倒是退后了;人的理性,占据整个脑子。世间的事,很难说过透;因为上帝只给人一张嘴巴。造物主给了人两个耳朵,意思就是少说多听。小方是这样认为的。管瞎子也是这样;他说话,都是必要说的。人家找上门来,让他说,让他给自己算算命啊、掐掐时辰八字。所以他非说不可,并且还要句句要击中要害,说到点子上。这样人家会高兴,会再来,会给他再打广告;如此,他的饭碗也就保住了。平时管瞎子话不多,都省下来,烂在肚子里。他与世界的对话,更多地是两只耳朵、一把二胡。当二胡声一起,他的心境就会开朗,他的思绪就会畅游,他的心灵就会自由。这一点,管瞎子自己最清楚,他了解自己,这才是一个人最大的智慧。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苏格拉底也说“认识你自己”,尼采更绝望地说,“我们这些认知者却不曾认知自己”。可见,认识自我是人生最高的智慧,也是人生最大的难题。小方呢?喜欢李白。可能他心中就住着一个李白。他喜欢李白的浪漫,喜欢李白的真性情,喜欢李白的离奇,更是喜欢李白是一个剑客。文武双全的名人,没有拒绝喜欢的理由。同类相聚,同声相应。也许小方身上,就有着一点点李白的真性情,就有着一点点李白的离奇,还有着一点点做剑客的胆气。我们绝不怀疑,一个少年心中拥有过种种梦想。任何时候,任何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梦想,我们决不可嘲笑一个人有梦想。没有梦想的人,那是多么单调的一个人。没有梦想的少年,生活过得是多么的糟糕啊。这与物质生活没有多大关系。一个穷人,往往拥有着更多的想象,这不稀奇;因为穷人心田还没有到了荒芜程度。物质上尽管可以贫瘠,但精神上千万不可捉襟见肘啊!小方就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努力地去做。他认为身边的管瞎子,至少是一个精神富翁。他就喜欢这个人。这多好啊!就像一只麻雀。它的快乐来自于它的无牵无挂,来自它的一无所有。它们总是在绿意里、屋檐下穿梭飞翔;它们总是快快乐乐地跳跃着、鸣叫着,每天的黎明每天的第一缕曙光,它们都能迎接和拥抱。它们吃了上顿没下顿,它们常常饥一顿饱一顿;但它们从不沮丧和悲观。它们用自己的歌喉向着这个世界发出最为悦耳的音乐。这就是麻雀,它们也是宇宙中一个生灵。人们多么需要学习一点麻雀的精神。那就是永远乐观,永不背负着太多物质的东西。只要有,就满足。只要活着,就飞翔着。小方认可麻雀的生存法则。他觉得这样地自由自在真好!(待续)
作者简介: 霍同长,正高级教师。双本学历。安徽省作协会员。六安市书协会员。六安市学科带头人。六安市优秀班主任。六安市优秀教师。首届舒城名师。著有《时间与笔尖并行》、《小学生同题优秀作文》、《作文教材》等。曾荣获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委员会授予"突出贡献奖"。-----选自长篇小说《其实老师不如你》。
前一篇:“其实老师不如你”(152)
后一篇:“其实老师不如你”(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