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 |
分类: 游记 |
吴堡古城又称吴堡石城,位于陕西吴堡县城宋家川镇东北方向的一座石山梁上,大约始建于五代北汉时期,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了。古城自金正大三年(1226年)至1936年都是吴堡县城所在地。
吴堡石城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古城依山而建,平面呈不规则圆形,完完全全由石头所砌。石城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周围有高约6~10米的城墙合围。吴堡石城平均海拔793米,虽然不算高,但地势却非常险要。整座石城盘踞山巅,东脚下便是滚滚黄河,只有北门外连接着山梁,是唯一的进出通道。因石城在很长时间里都是吴堡县城的所在地,所以城内县署、书院、城隍庙、关帝庙、文昌阁等一应俱全。关上城门,妥妥一座“铜墙铁壁”的石头城堡!
吴堡石城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石城虽然经历过多次破坏,尤其是1938年日军占领山西军渡,频繁地从黄河对岸炮轰吴堡石城,但整体形制尚存,仍然是西北地区保护最好的古代城池。石城至今还保留着部分城门楼、城墙、石窑四合院等,并发现了许多碑石铭刻等古迹。2006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吴堡石城城墙豁口。
吴堡石城下的黄河,黄河对面是山西省柳林县。
石城城墙的残垣断壁。
石城街道及路边石墙。
院墙已坍塌,门楼依旧保留着原来的风貌。
整齐的石窑及石窑垴畔的花砖风采依旧。
石城街巷两边大都是整齐的石墙。
石城街巷。
石城门洞。
石城北门。
石城北门,北门匾额曾名‘’迎恩‘’(1554年),1776年由知县倪祥麟题名为‘’望泽‘’。城门洞顶上原建有城门楼,名‘’北固‘’(1607年),可惜已毁。
石城北门内侧。
石城北门外侧。
石城北门门洞。
石城街巷。
墙已坍塌,门洞屹立不倒。
石城农家院。
石城下黄河。
石城的城墙残壁。
石城‘’节义祠‘’遗址。
节义祠,俗称‘’寡妇庙‘’,雍正七年(1729年)建,道光十七年(1837年)的知县吴纯镜?修,内供历朝贞节守节和不畏强暴的烈女。
石城‘’节义祠‘’遗址。
走出残门洞。
石城残门洞。
石城农家院。
石城农家院的石窑。
石城石窑。
石城‘’县衙署‘’旧址。
县衙署,明代洪武初年知县范平仲建,后知县俞安续修增修。清雍正七年(1729年)知县詹绍德增修吏舍,至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存大堂三间,库房一间,门房三间。二堂三间,东厢房一间,西厢房三间。三堂五间,三堂后石窑三孔,东边书房三间,厨房马号(养马的饲养房)共八间。西边上下书房各三间。大堂前东捕快皂役石窑两孔,科房八间。仪门三间。外左为衙神庙,右为禁狱,狱内神祠三间,男监内外各三间,女监三间。衙署区砖木结构都毁于日军炮火,唯留有石砌窑洞五孔一院,占地面积915平方米,建筑考究,保存基本完好。
石城‘’县衙署‘’旧址。
石城‘’衙神庙‘’旧址。
石城街道。
石城农家院。
石城农家院。
石匠。
石匠。
石城街道。
石城街道。
石城‘’王思故居‘’。
王思故居,为明洪武初,四川布政司右参政王思所建,该民居是陕北地区典型的‘’明三暗二‘’的四合院民居。进大门看主窑似为三孔,走近看则为五孔,左右侧窑共为三孔。该四合院形成左右对称、矩形中的封闭式院落。是中国汉族居民典型的居住形式。
石城砖窑与石窑。
石城城墙及城墙下黄河。
石城的城墙,建在陡峭的山崖上。
石城城墙下陡峭的山崖。
石城石窑。
石城石窑及窑前石磨盘。
拍于2017年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