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历史旅游 |
分类: 游记 |
松塘村位于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上金瓯村委会。宋理宗(公元1225-1264)年间,始祖区世来(宋朝儒士区桂林之子)于南雄珠玑巷南迁至此,至今已有近八百年历史。2010年12月成为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村。松塘村倚岗列建,百巷朝塘,自然环境优美。
松塘村文风鼎盛,人才辈出,仅在明、清两代,考取进士者五人,行伍出身而晋身府台者一人,考中举人以及获颁优贡者近二十人。其中,区玉麟、区谔良、区大典、区大原四人入职清代翰林院,故松塘村有“翰林村”之美誉。
松塘村——养正书舍。位于华宁坊右侧。
养正书舍,书舍主人区瀚辉,因善德而成三水岗头村乡贤梁知鉴的妹夫(北洋政府总理梁仕诒的姑丈)。清光绪年间,诰赠"徵仕郎",成就了"福缘善庆"的传奇。书舍由本村翰林公区大原题匾。
养正书舍,头门的门楣上绘有人物故事等壁画;墀头为彩色灰塑。
养正书舍,门额上有"大原敬书"字样。
养正书舍,其右侧为和顺坊。
松塘村——"和顺"里坊门楼。在和顺坊外拍照时,巷内有一只狗,不知是因为见到了生人,还是认错了主人?照片中可见迎面那只大狗正撒开腿向我冲过来,冲到我跟前,有欲扑之势,吓得我声嘶力竭大叫一声,它也被这一声大叫吓的一愣,立即停住脚步,与我对视了一下扭头回去。
松塘村——村景。
松塘村——翘秀园。
翘秀园,原名寄闲轩,始由翰林公区谔良的祖父——东山祖十九世孙松洲公于清道光年初辟地而建。同治十年(1871),区谔良登瀛后重修,易名太史第,1926年秋再次重修,更名翘秀园。
区谔良,同治十年(1871)辛未科二甲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元年四月,李鸿章奏派其出洋赴美,统率詹天佑等留学幼童。光绪二十年正月二十五日,慈禧幸召,赐御笔"福"匾。
翘秀园。
墙根下的香炉内插着彩色纸叠的小人。
松塘村——小景。
松塘村——村景。
松塘村——古榕。
松塘村——古道棂门即翰林门。
松塘翰林门乃学子之"龙门",由青云路与孔圣庙相连。寓意拜孔圣庙,步青云路,登翰林门,成"翰林学士"。门联为翰林公手书墨宝,"积德"、"读书"乃松塘翰林文化的核心。
棂门即翰林门,位于水塘边。向外一面额书"承先启后",向内一面额书"翰林门"。其与孔圣庙正相对,两者之间的路名曰青云路。
棂门即翰林门,门柱两边的抱鼓石。
棂门即翰林门,向内一面门额书"翰林门"。
松塘村——水塘及祠堂群。
翰林门与孔圣庙之间的青云路。
《古道棂门》碑记。
棂门即翰林门,向外一面额书"承先启后",其与孔圣庙正相对,两者之间的路名曰青云路。
松塘村——水塘与祠堂群。
松塘村——门楼。
松塘村——关帝庙。
关帝庙位于松塘村大门外左侧。门额上有"公元一九八六年季秋重修"字样。左边墙面上有《松塘村重建关帝庙纪序》石碑。
关帝庙,为单间建筑,门前有一亭,曰"翼然亭"。
关帝庙。
关帝庙殿前的蓝釉神兽。
关帝庙殿前的蓝釉神兽。
关帝庙,其门额上有"公元一九八六年季秋重修"字样。
关帝庙大殿,殿内供奉关圣帝君。
拍于2020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