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我国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

(2020-07-23 12:03:32)
标签:

历史

分类: 转载

转载于:《昭陵博物馆》 今天

近日,各地2020年高考成绩陆续公布,“学霸”们的一个个高分让众人羡慕和感叹。

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中国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

【转载】我国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

早年仕途

进士科考始于隋炀帝,但由于历史湮没,隋炀帝时的开科情况今已不祥,在中国科举史上,有名可考的第一个状元便是孙伏伽。

孙伏伽(?--658),山东武城人。据《登科记考》及《唐摭言》记载,“侯君素、孙伏伽,皆隋之进士。”孙伏伽在隋朝就考中进士,并涉足官场。孙伏伽至隋炀帝末年,成为京畿西安的法曹。负责审理刑狱,督捕奸盗,查办赃赂,成为颇有名望的官员。

【转载】我国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

归顺大唐

李渊在长安称帝后,孙伏伽识时务的降顺了大唐。武德五年,孙伏伽已是颇受李渊器重的官员了。武德五年(622年)十二月,唐朝举行建国后的第一次科举考试,孙伏伽在角逐的30名举子中名列第一。

武德九年(626年),在“玄武门之变”中,孙伏伽极力拥护李世民,鞍前马后奔走效劳。李世民即位后,奖赏玄武门之变中的功臣,封孙伏伽为男爵,食邑乐安。

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提升孙伏伽为大理寺少卿。贞观五年(632年),孙伏伽审理一桩案子不慎失误,被罢免官职,不久李世民又重新起用他为刑部郎中,不久,再度出任大理少卿,旋即调任民部侍郎。贞观十四年(641年)孙伏伽被提升为大理寺卿,数年后出任陕州刺史。永徽五年(654年)孙伏伽年老辞官,四年后,显庆三年(658年),孙伏伽于武城家中寿终正寝。

【转载】我国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

【转载】我国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

直言进谏

孙伏伽为人忠直诚恳,敢于直言进谏,是魏征之前的第一谏臣。他性格宽宏大量,处事从容,荣辱不惊。孙伏伽为平定边御等事屡屡上表献策。

唐初,由于国家仍不太平,仍然要供养大量军队,老百姓的赋税很重,孙伏伽数次请求减免百姓的赋税。唐高祖为此感叹道:“只有像李纲、孙伏伽他们,才能够称得上是懂道理的正直之臣,为臣者都应该向他们学习,假如一个个在朝堂上只知道俯首听命,唯唯诺诺,这根本就不是朕所希望的。”

天下平定后,唐高祖李渊想把抓获的俘虏流放到偏远荒蛮的地方去。由于高祖曾下过诏:“应宽宥俘虏,即使犯有不可赦免之罪的人,也应考虑他们犯罪的环境,以及犯罪的原因,能赦免的也应予以赦免。”

孙伏伽从争取天下人心和君者言而有信的角度,提出谏议:“今天下初定,应想方设法营造一个和谐的局面,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来治理国家。法律都是在陛下的带领下制定的,你应该首先遵守,让百姓知道法律的权威,避免触犯法律。若你自己不遵守,就不能取信于民。赏罚要严明,不可分贵贱亲疏。臣以为,贼党中的成员,能够赦免其罪的,都应加以宽宥。这样,天下人就会庆幸自己遇到了一个好君主,而对你忠心耿耿。”同时,孙伏伽还提出设置“谏官”的建议。唐高祖对他敬佩有加,并一一予以采纳。

针对先朝灭亡的教训,孙伏伽向唐高祖李渊进谏三策:其一,“天子有诤臣,虽无道不失天下”。他认为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是“不闻其过”,因此劝告皇帝虚怀纳谏,“开不讳之路”,选贤任能,励精图治。其二,“百戏散乐,本非正声”。他认为,隋末皇帝贪图安逸享乐,官场淫风四起,是王朝灭亡的征象,劝告皇帝不要沉迷于声色犬马,要雅正社会风气。其三,“性相近,习相远”。他认为隋朝灭亡的另一个原因是皇帝身边的人乱国,因此,他劝告皇帝慎重挑选皇太子及诸王身边的人,防止身边的人误国坏事。孙伏伽指陈得失,无所回避,慷慨至诚,使唐高祖深受感动。唐太祖认为孙伏伽“既怀凉直,宜处宪司”,遂任命他为治书侍御史。

【转载】我国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

死谏太宗狩猎

唐太宗酷好打猎,称帝后仍然兴趣不减,经常兴师动众、出城围猎,不少大臣委言相劝,太宗认为这是练习骑射,有利于国,不听劝谏。

有一天,太宗又准备去打猎,正要上马时,猛然间,孙伏伽跑过来,一把抓住马缰,强行制止太宗出城。他严肃、庄重的告诫太宗说:“天子居则戒备森严、行则仪卫扈从,并非为了讲排场,而是为了国家的利益、朝廷的尊严。走马射猎、放鹰驱犬,那是年少纨裤子弟取乐之事。陛下为秦王时,偶而打猎,无关大局。但贵为天子,怎能经常这样做呢?‘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陛下忘记老子这一警言,热衷打猎,既不利于国家,又不是值得后世效法的好榜样,臣以为陛下不当如此!”

太宗不听孙伏伽的劝阻。一边迫不及待的翻身上马,一边向孙伏伽解释说:“如今天下虽然太平,但也不能放松武备。我外出围猎,练武强身,又有什么不好呢?我轻车简从,不惊动百姓,又有哪点不恰当呢?你不要再多说!”

孙伏伽抓住马缰不放,厉声说道:“今日陛下不听微臣劝阻,定要出宫,就让马从我身上踏过去就行了。我纵然被踏成肉泥,也不会放掉缰绳,否则,陛下休想出宫!”唐太宗一再命他松手,左右侍从也来劝他,孙伏伽一概不理,死死抓住马缰不放,激昂的对太宗说:“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不愿看到陛下做天子不应当做的事情。”

太宗见孙伏伽这样固执,怒火中烧,大声喝道:“我贵为天子,万乘之主,难道这点自由还没有了吗?还须看你的脸色行事!”于是立即命武士将孙伏伽推出午门斩首示众。几个武士应声而至,抓着孙伏伽的衣领,扭着他的双手就往外拖。孙伏伽面临杀身之祸毫无惧色,大声说道:“我宁肯直言进谏而死,与被夏桀杀害的关龙逢同游地下,也胜过苟活,看陛下犯过而不改。”

太宗见孙伏伽如此倔强,不顾性命,也为他大无畏的精神和一片忠心所感动,便从马上滚鞍而下,笑着对孙伏伽说:“我不过试一试你的胆量罢了,你能冒死直谏,忠心贯日,我还能去打猎吗?”马上命令解散围猎队伍,同时表彰了孙伏伽。不久,唐太宗将孙伏伽提拔为五品谏议大夫。

【转载】我国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