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历史文化 |
分类: 游记 |
东莞,扼珠江口要冲,广州之前卫。拥有5000年的文明史,1680多年的建县史,1250多年的建城史,从‘’珠三角第一村‘’到南越国地,从东官郡的设立的县治置于莞城,从农业大县到现代名城,历史的每一次跨越,都给这座岭南古邑留下了印迹。
三层的《古代东莞》基本陈列序厅浮雕。
三层的《古代东莞》基本陈列,以馆藏文物和文献史料为基础,从‘’文明曙光‘’、‘’千年古邑‘’、‘’面向海洋‘’、‘’商贸重镇‘’、‘’崇文重教‘’五个部分,以馆藏文物和文献史料,向观众讲述古代东莞的故事,再现东莞五千年的文明历史。
三层的《古代东莞》基本陈列序厅浮雕。
‘’文明曙光‘’——东莞早在5000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活,出现了珠三角第一村——蚝岗,是岭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文明曙光‘’以东莞历年来考古发掘的万福庵遗址、蚝岗遗址、圆洲遗址、村头遗址等古代贝丘遗迹及其丰富的出土文物,展示了东莞早期的悠久灿烂。
蚝岗遗址航拍照片。
珠三角第一村——蚝岗遗址。蚝岗遗址位于东莞市南城区蚝岗村大园坊。于20世纪80年代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2003年4月—7日,由广东省考古研究所主持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272平方米,出土了一批陶器、石器、骨器和蚌器等遗物,发现了红烧土活动面、房址、灰坑、墓葬、沟等新石器时代遗迹,墓葬中出土了两具保存较完好的新石器时代人类遗骸。
饼形石拍,新石器时代晚期,2003年蚝岗遗址出土。
珠三角彩陶纹饰图。
上:彩陶圈足盘,新石器时代晚期,1987年万福庵遗址出土。下:彩陶圈足盘复制品。
《环珠江口新石器时代彩陶盘分布》图。
陶纺轮,圆洲遗址出土。骨锥,村头遗址出土。
小口高领罐,夏,1998年圆洲遗址出土。
小口高领罐,夏,1998年圆洲遗址出土。
鼓腹圈足罐,夏,1998年圆洲遗址出土。
原始瓷瓿(bu读四声),战国,2006年柏洲边遗址出土。
带耳陶釜,战国,2006年柏洲边遗址出土。
卷沿釜,战国,2006年柏洲边遗址出土。
上:附着牡蛎的陶片,下:鳖腹甲,均为商,1993年村头遗址出土。
左:小口直领圆肩凹底罐,右:釜形罐,均为商,1993年村头遗址出土。
子口尊、尊口,商,1993年村头遗址出土。
子口尊、尊体,商,1993年村头遗址出土。
小口双折肩凹底罐,商,1993年村头遗址出土。
盔形釜,商,1993年村头遗址出土。
宽沿釜,商,1993年村头遗址出土。
带把矮领垂腹凹底罐,商,1993年村头遗址出土。
钵形器,商,1993年村头遗址出土。
器座,商,1993年村头遗址出土。
有肩有段锛,商,1993年村头遗址出土。
梯形锛,商,1993年村头遗址出土。
上:双肩锛,中:长身锛,下左:石柱础,下右:石锤,均为商,1993年村头遗址出土。
石钺、石璋、鹿角璋、骨璋,均为商,1993年村头遗址出土。
骨璋,商,1993年村头遗址出土。
石矛、石戈,均为商,1993年村头遗址出土。
石镞,商,1993年村头遗址出土。
村头遗址的陶片纹饰,有:叶脉纹、绳纹、篮纹、席纹、云雷纹、三角纹、圆点纹、刻划纹、水波纹、方格纹、曲折纹、圈点纹、菱格纹等。
村头遗址的陶片纹饰。
村头遗址的陶片纹饰。
各种装饰品,商,1993年村头遗址出土。
上左:骨哨,上右:骨笛,下:人形陶片,均为商,1993年村头遗址出土。
万福庵遗址,1961年发掘,照片。
村头遗址,1989年发掘,照片。
圆洲遗址,1998年发掘,照片。
榕树岭遗址,2005年发掘,照片。
柏洲边遗址,2005年发掘,照片。
拍于2019年12月20日
(资料性文字来源于博物馆展出的文字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