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莞——东莞市博物馆(四)《古代东莞》之‘’千年古邑‘’

(2020-05-27 12:31:51)
标签:

历史

文化

分类: 游记

‘’千年古邑‘’——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东莞古县城至今已有1250多年的历史。经过千载历练,‘’千年古邑‘’以汉唐、宋元、明清时期的文化遗存史料为主,展示了东莞古城之形成、发展和繁荣的历史风貌。

城之开端,岭南之东莞古为百越之地,曾属番禺、博罗、增城等县,立县始于东晋咸和六年(331年),初名为‘’宝安‘’。唐至德二年(757年),更名为‘’东莞‘’,沿袭至今。

东莞地区,最晚在汉代已出现居民聚落,汉至唐,是东莞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

东莞——东莞市博物馆(四)《古代东莞》之‘’千年古邑‘’

《东莞县志卷之九》,从记载中可见各坊、街、巷、里、都等的名称。

东莞——东莞市博物馆(四)《古代东莞》之‘’千年古邑‘’

《东莞县志卷之九》,从记载中可见各坊、街、巷、里、都等的名称。

东莞——东莞市博物馆(四)《古代东莞》之‘’千年古邑‘’

素身方孔长柄铜勺,西汉,东城区大岩前木椁墓出土。

东莞——东莞市博物馆(四)《古代东莞》之‘’千年古邑‘’

弦纹三足有盖铜鼎(两件),西汉,东城区大岩前木椁墓出土。

东莞——东莞市博物馆(四)《古代东莞》之‘’千年古邑‘’

青釉盘口陶罐,晋,2005年东莞出土。

东莞——东莞市博物馆(四)《古代东莞》之‘’千年古邑‘’

人首三孔陶灶,汉,原东莞县图书馆址出土。

东莞——东莞市博物馆(四)《古代东莞》之‘’千年古邑‘’

青釉直道纹陶熏炉,东汉,东城柏洲边遗址出土。

东莞——东莞市博物馆(四)《古代东莞》之‘’千年古邑‘’

方格纹陶盖井,东汉,虎门镇村头遗址出土。

东莞——东莞市博物馆(四)《古代东莞》之‘’千年古邑‘’

《‘’东莞‘’地域范围与建置沿革》图表。

东莞——东莞市博物馆(四)《古代东莞》之‘’千年古邑‘’

弦纹圆孔纹陶簋,东汉,南城区牛草岭出土。

东莞——东莞市博物馆(四)《古代东莞》之‘’千年古邑‘’

左:素身高足陶碗,东汉,虎门镇村头遗址出土。中:青釉有柄陶杯,东汉,东城柏洲边遗址出土。右:素身鼓腹陶盂,东汉,东城柏洲边遗址出土。

东莞——东莞市博物馆(四)《古代东莞》之‘’千年古邑‘’

方格纹三兽足陶奁,东汉,1990年虎门丫纱帽山出土。

东莞——东莞市博物馆(四)《古代东莞》之‘’千年古邑‘’

青釉博山陶熏炉,东汉,南城区牛草岭出土。

东莞——东莞市博物馆(四)《古代东莞》之‘’千年古邑‘’

水波纹方格纹陶簋,汉,东莞出土。

东莞——东莞市博物馆(四)《古代东莞》之‘’千年古邑‘’

左:青釉弦纹陶瓶,右:素身高足陶炉,均为东汉,东莞茶山出土。

东莞——东莞市博物馆(四)《古代东莞》之‘’千年古邑‘’

方格纹陶簋,西汉,2005年东莞出土。

东莞——东莞市博物馆(四)《古代东莞》之‘’千年古邑‘’

左:弦纹三足陶鼎,西汉,2005年东莞出土。右:素身三足陶盉,东汉,东莞茶山出土。

东莞——东莞市博物馆(四)《古代东莞》之‘’千年古邑‘’

青釉双耳直身陶罐,东汉,东城柏洲边遗址出土。

东莞——东莞市博物馆(四)《古代东莞》之‘’千年古邑‘’

几何纹陶屋,东汉,东城柏洲边遗址出土。

东莞——东莞市博物馆(四)《古代东莞》之‘’千年古邑‘’

汉代陶建筑模型,目前东莞出土的陶建筑模型主要有曲尺式、三合式、楼阁式三种类型。在这些建筑模型中可以看到圈养牲畜的情景。

东莞——东莞市博物馆(四)《古代东莞》之‘’千年古邑‘’

曲尺式陶屋,东汉,石龙近郊出土。

东莞——东莞市博物馆(四)《古代东莞》之‘’千年古邑‘’

三合式陶屋,东汉,东城柏洲边遗址出土。

东莞——东莞市博物馆(四)《古代东莞》之‘’千年古邑‘’

《陶建筑物形制比较图》,图中为曲尺式、三合式陶屋。

东莞——东莞市博物馆(四)《古代东莞》之‘’千年古邑‘’

红褐彩绘陶小鸟,汉,惠阳淡水出土。

东莞——东莞市博物馆(四)《古代东莞》之‘’千年古邑‘’

左:青黄釉四系罐,唐,1998年围塘路口九珂岭出土。右:青釉四耳带盖罐,唐,2000年莞城乡步步高采集。

东莞——东莞市博物馆(四)《古代东莞》之‘’千年古邑‘’

青釉四耳壶,唐,莞城步步高出土。

东莞——东莞市博物馆(四)《古代东莞》之‘’千年古邑‘’

左:青黄釉陶碗,唐,莞城大围出土。右:青黄釉陶碗,唐,1972年莞城道家山雁塔旧址出土。

东莞——东莞市博物馆(四)《古代东莞》之‘’千年古邑‘’

《苏氏族谱》,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东莞苏氏一族,于南宋嘉定年间(1208年—1224年),从福建泉州迁到东莞,主要居住在莞城和南城的蚝岗、袁屋边等地。

东莞——东莞市博物馆(四)《古代东莞》之‘’千年古邑‘’

左:凤首钮绳纹开口手镯,中:扭纹银钗,右:建窑黑釉盏,均为宋,1972年6月封氏墓出土。

封氏墓,该墓位于南城篁村胜和元岭,1972年6月出土。为南迁氏族北宋正和年间朝奉大夫封德清夫妇墓,随葬陶瓷均为典型的中原文化器物。

东莞——东莞市博物馆(四)《古代东莞》之‘’千年古邑‘’

褐黄釉三足炉,宋,1972年6月封氏墓出土。

东莞——东莞市博物馆(四)《古代东莞》之‘’千年古邑‘’

葫芦形银耳坠,明,2008年8月石牌镇李家坊墓葬出土。

李家坊墓葬,该墓位于石牌镇李家坊桂园新村,2008年8月抢救性发掘清理。具有广东明代盛行薄葬的典型特征。

东莞——东莞市博物馆(四)《古代东莞》之‘’千年古邑‘’

上左:花头银发簪,上右:花头银发簪,下:葫芦形耳坠,均为明,2008年8月石牌镇李家坊墓葬出土。

东莞——东莞市博物馆(四)《古代东莞》之‘’千年古邑‘’

《氏族南迁》。下图为石牌镇塘尾古村落。

东莞——东莞市博物馆(四)《古代东莞》之‘’千年古邑‘’

左:白釉素身碗,右:青釉素身唇口碗,均为宋,1993年10月16日东城大塘头出土。

东莞——东莞市博物馆(四)《古代东莞》之‘’千年古邑‘’

左:青釉菊瓣花形碗,右:青釉菊瓣花形碗,均为宋,1993年10月16日东城大塘头出土。

东莞——东莞市博物馆(四)《古代东莞》之‘’千年古邑‘’

上左:素身箕形砚台,上右:有柄铜镜,下:圆钮铜镜,均为宋,2001年11月东城桑园宋墓群出土。

东莞——东莞市博物馆(四)《古代东莞》之‘’千年古邑‘’

银锭钮素身铜镜,明,厚街南五大队出土。

东莞——东莞市博物馆(四)《古代东莞》之‘’千年古邑‘’

左:银素身耳挖,明,厚街南五大队出土。右:银耳环,清,1988年10月28日誉侯婆墓出土。

东莞——东莞市博物馆(四)《古代东莞》之‘’千年古邑‘’

银耳环,清,1988年10月28日誉侯婆墓出土。(同上右)

东莞——东莞市博物馆(四)《古代东莞》之‘’千年古邑‘’

东城桑园西汉木椁墓发掘现场。

东城桑园西汉木椁墓,于1992年在东城发现并发掘清理,为西汉木椁墓,内置独木舟式棺木。

东莞——东莞市博物馆(四)《古代东莞》之‘’千年古邑‘’

西汉木椁墓,木椁长3.30米,高1.03米,以榫套合构筑椁室,椁内置独木舟式棺木。汉代葬俗流行木椁墓,但木椁内用独木棺葬式,则极为罕见,独木棺是古越人流行的葬式。以此推断,墓主人应是当地越人首领,曾出任过地方官,故死后墓穴采用汉人葬式,木椁内保留独木棺。

东莞——东莞市博物馆(四)《古代东莞》之‘’千年古邑‘’

西汉木椁墓。

东莞——东莞市博物馆(四)《古代东莞》之‘’千年古邑‘’

西汉木椁墓。

东莞——东莞市博物馆(四)《古代东莞》之‘’千年古邑‘’

彩陶塑人物佣,清,2006年8月凤来路明清水井遗址出土。

东莞——东莞市博物馆(四)《古代东莞》之‘’千年古邑‘’

素身葫芦形铁权,清,2006年8月凤来路明清水井遗址出土。

东莞——东莞市博物馆(四)《古代东莞》之‘’千年古邑‘’

青釉荷豆摆件,清,1972年东莞印刷厂原址出土。

东莞——东莞市博物馆(四)《古代东莞》之‘’千年古邑‘’

青花山水小杯,清,1972年莞城道家山出土。

东莞——东莞市博物馆(四)《古代东莞》之‘’千年古邑‘’

石刻方形朱文‘’北斗星君之宝‘’印,明,1978年12月东门附近城基下出土。

东莞——东莞市博物馆(四)《古代东莞》之‘’千年古邑‘’

铜方形牌钮‘’芷道人‘’印,清,东莞旧县府出土。

周颢(1685~1773)清代书画家、竹刻家。字晋瞻,号芷嵒(古同岩)、芷道人、芷叟、雪樵,嘉定(今属上海)南翔人。

拍于2019年12月20日

(资料性文字来源于博物馆展出的文字说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